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1758篇诗文
仙风雕雪玲珑温,吴姬剪月纤纤昏。行云补髻翠光滑,凤凰叫落空山月。
手摘閒愁八字分,春山恨重画不伸。肌浓汗腻朱粉匀,背人挥泪妆无痕。
霜刀自制石榴裙,闭门不识诸王孙。绿烟熏透蓝田玉,罗带随风换装束。
飞鸟衔怨过长门,芳菲不忍韶华屋。连环步窄玉佩响,霓裳袖阔春风长。
钏松腕瘦觉多情,举手搔天天亦痒。锦香帐冷兰灯沈,落花不入芙蓉衾。
三山路杳银河深,彩鸾高诉愁人心。天与美人倾国色,不如更与美人节。
梦里梅花梦外身,万古千年对明月。
黄沙横吹意傥恍,江色摸胡迷背向。刺舟开岸风掠耳,日莫归来说惊浪。
旋添榾柮火蒙密,堵立咨嗟罗少长。椀楪铿然野炊熟,井税未输夜舂响。
少年信脚蹈忧患,几同蜑叟埋烟瘴。归来闲散赎辛勤,老住江村无杂想。
梦回书几有青灯,鸡一再鸣布衾暖。遥想老禅读此诗,应作掀髯笑拊掌。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