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1758篇诗文
画堂春暖日光晴。坐深庭。泛瑶觥。一曲仙音、许我醉中听。
虽是初逢如旧识,言不尽,话生平。
落花风度水云声。韵泠泠。特分明。真个九皋、长唳近虚灵。
听到曲终人语静,霍然使,寸心清。
君为閒客过登朝,我车日过南湖桥。听君论诗发幽秘,问君索酒浇岧峣。
谁将君赋告天子,武皇夜唤相如起。明朝车马满街来,从此相望隔湖水。
欲往从君足似挛,马嘶仆顾不能前。时凭栩栩枝头梦,往看娟娟池上莲。
诗盟扫地心如失,酒债无钱甘首疾。绿杨门巷过春风,粉箨园林空夏日。
半年不奈此悲凉,无计挽君归野塘。不如我自解章绂,却为閒客来君傍。
饮竭君家酒千斛,吟尽君家纸千轴。醉中扶上木兰舟,秋浦月明秋水绿。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