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1758篇诗文
皓月出林杪,清光映金波。凉飙飒然至,徘徊吹女萝。
秋声入庭树,珠露倾池荷。江滨有佳人,携酒夜相过。
开尊紫水上,坐望熊山阿。酒尽且复沽,曲终还再歌。
人生百年内,欢笑能几何。良宵对佳客,此夕意已多。
明日东西去,后会莫蹉跎。
山风日暮吹黄独,山人归来山中宿。白云万顷高映屋,山光相对眉发绿。
万物到手吟不足,诗草床头牛腰束。麋鹿相过亦不触,毳袍芒蹻识高躅。
上皇之时道超俗,吾闻不死游亭毒。我今鍊药山之麓,山中之人驾黄鹄。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