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皋擘窠书棐几,玉勒银钩照林麓。山堂聚观杂贤鄙,人人欢然如所欲。
独馀耆年视凝远,就观尚如隔罗縠。筠床瓦枕试新凉,小雨南风正清熟。
岸中一笑山答响,我亦为君聊捧腹。晚晴轩槛亦何有,隔屋茶烟度修竹。
呼童索纸赋新诗,诗成字字清如玉。人间何从有此客,满腹精神真可掬。
我惭衰老亦作诗,譬如菌芝生朽木。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1758篇诗文
谁能解此妙圆觉,弹指可以超无学。沧江俄顷息暴流,水底摩泥光灼烁。
旋来超至一事无,缘生起灭空华如。若沦贪著出遂禊,焉知自性同交芦。
执持真妄不开演,浑似风烟相展转。自在那知兽踏沙,绸缪甘作蚕成茧。
寻常安得竟生身,四法修行两便因。往来迅速无石壁,知慧善巧成陶轮。
眼中何人最胜子,究竟真如微妙理。惟恐浮沤尼海观,空见云腾乌飞起。
忆昔鹿苑道初成,大兴慈誓悟群生。万法无言宁可说,十方有耳皆闻声。
灵山一去几经劫,多少无明成惑业。圣凡由此分两途,终始应知缠五叠。
世人何幸见如来,祗园春暖昙花开。微心已入虚空藏,挥手直上光明台。
如来前身释迦佛,说法曾住耆阇崛。西涉恒河度渺茫,东踰葱岭凌超歘。
三十二相具庄严,一念清澄众善兼。五色金光晃千日,九秋玉鉴悬孤蟾。
每向招提演空法,四百欢闻声飒霅。不论燥湿与蠕蠢,拔及升沉并鳞甲。
浮屠倒影光陆离,巍峨楼殿相参差。多因摄受妙景出,巧夺造化神工为。
温温彧彧窗间度,绚彩非烟亦非雾。画师缩手不敢图,墨客操觚岂能赋。
春风淡荡春日妍,人间一界无诸天。生灵永乐普超济,翼我皇家万万年。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