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万木春已透,满目春光迎马首。北山攫饭借榻眠,一任春山穿户牖。
道人闻是福唐来,石门曾结游山友。相逢未说一笑欢,且忻春色浓如酒。
何当瘦藤上孤绝,深谷忽惊如锦绣。人生超放当趁健,东风已暗藏鸦柳。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1758篇诗文
峨峨君子亭,卜筑山之阳。民居郁相拥,岩树翠疏行。
古镇遗金城,雄章佩玉刚。作郡多贤隽,圭璋粲颙昂。
殆近首阳阿,岂知石子冈。况当周晋交,淳风接洪荒。
琴攲谈笑馀,剑气牛斗傍。监收台鼎家,使君白璧光。
瀛洲倅车下,判公士林望。麟凤聚一时,匪徒获小康。
有客隆冬来,弭盖春风堂。徘徊仰召杜,讴吟继齐梁。
红烛辉椒概,葡萄侑伊凉。明发指蒲陕,东瞻慨复慷。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