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景庄游浯溪读中兴碑

宋代释德洪

上皇御天功最盛,生民温饱卧安枕。醉凭艳姬一笑适,薄夫议之无乃甚。

长安遮天胡骑尘,潼关战血深没人。哥舒臣贼不足惜,要脔国忠如脍鳞。

苍黄去国食不暇,马嵬赐死谢天下。反身罪己成汤心,奈何犹有讥之者。

取非其子又遽匆,灵武君臣无怍容。何须呜咽让衮服,自控归鞍八尺龙。

谁磨石壁湘江上,揩拭云烟溅惊浪。龙蛇飞动忠义词,颜元色庄俨相向。

与君来游秋满眼,閒行古寺西风晚。道人兴废了不知,但见游人来读碑。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17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故园兄弟

唐代陈政

故园兄与弟,一别又经秋。昨夜相思梦,分明到广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零陵太守竞秀堂韵四首 其二

宋代汪藻

柳子当年亦好奇,衡阳丛桂手亲移。何如此地栽桃李,春到千岩万壑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灌口李侯庙

明代陈琏

水患能除水利兴,遂于灌口阐神灵。县官报祀陈牲醴,使者函香拜庙庭。

赫赫姓名昭史记,巍巍功德著图经。我来独爱询遗事,细读奎斋学士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雷峰山寮口占 其二

明代释今无

黄金那可铸,握手泪涟洏。共作他生别,如看花落时。

草虫悲更切,灯影梦还痴。静理萧萧鬓,吾行恐未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二首 其一

清代史承谦

郁轮袍曲当时谱,沦落天涯。侍酒随车,谁问行吟到日斜。

从教年少伤迟暮,怨入悲笳。泪滴寒花,渐渐逢人说鬓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绿头鸭(次韵王伯寿)

宋代张纲

敛晴烟。桂花如水轻寒。宴中秋、朋簪来会,满筵绿鬓朱颜。罄尊罍、兴吞海量,妙歌吹、声彻云端。独念衰残,强陪欢笑,恍然感旧觉悲酸。功名志,黄粱晓梦,老去奈何天。休追悔,天应教人,赢取身闲。
想姮娥、情都如旧,也须知我贪欢。奈潘鬓、霜蓬渐满,况沈腰、革带频宽。月有重圆,人谁长健,一回相见一回难。王夫子,看君风度,何不早弹冠。莫学我,年年对月,扶病江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丁已年七月二十一日祷雨中元水府入月六日展

宋代郑刚中

奉祝出阊阖,祷雨祠中元。
陈祠信已荐,拱俟心变虔。
山云屡触石,散去如飞烟。
惭衷迫秋阳,汗流颈徒延。
趑趄念亡状,归马不敢鞭。
云台欲旬浃,蹇兆方解悬。
皇慈喜嘉霔,报贶礼弗偏。
谓乃百神功,共相成丰年。
遣昨致祠吏,奔趋各如前。
我载谒水府,意惑口莫言。
黄屋四海心,责已汤未贤。
抑畏动黎庶,精诚格高圆。
正恐三日雨,新敕下九天。
神令享丰报,然乎其不然。
贪功认有者,鄙贱人所怜,
神聪冠四渎,宜弗蹈尔愆。
益思赞元化,后郊图所先。
小臣此将命,芒剌终未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困二绝 其一

宋代范成大

綵花生菜又新年,节物人情已可怜。不待春来呼我困,四时何日不堪眠。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