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暑雨过,空山成夜晴。月出东南峰,娟娟风露清。
飞萤自开合,寒蝉亦悲鸣。兴来忽独往,听此落涧声。
永怀西湖上,绝景玉壶明。松际翛然姿,振策自经行。
即欲呼就语,忽隔千里程。何时径寻子,夜航过临平。
呼猿何足道,摩云亦虚名。未若择法眼,能识廓然兄。
应知像教末,大法欲攲倾。谈笑复一出,要使万世惊。
灯火作朝夕,已有相似情。愿随人天会,仰看辩纵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1758篇诗文
秋入衙斋风淅淅,悲秋客子歌今昔。回看往事念年馀,怀抱依然对兹夕。
当时年少气豪粗,把臂同君坐石湖。笔下共矜千卷富,橐中宁论一钱无。
深山胜迹烟雾灿,石髓松花还可饭。楚楚衣裳剪绿萝,荧荧灯火窥青简。
有时蹑屐上峰头,忽惊屐底有云流。眠空宇宙三千界,气盖山河百二州。
泠然长啸雄风吼,共道功名如唾手。砚水清波起北溟,剑花赤焰冲南斗。
意气相期接翼飞,宁知时命两相违。宦途愧我题桥晚,失路怜君泣玉归。
春来秋去光阴谢,握手重逢两悲咤。渐见巅毛点雪霜,更堪儿女催婚嫁。
丈夫有舌岂长贫,垂纶牧豕登要津。羡君昂藏七尺身,重君焜耀连城珍。
彩笔挥洒如有神,肯甘龌龊淹风尘。酒酣拔剑为君舞,羁思离情不肯诉。
况是蒹葭白露时,啼乌夜绕江城树。劝君酒,对君歌,岁月流光一掷梭。
君归仍坐白云窝,倚天长剑还再磨。歌残漏永商风起,磊落平生一片气。
薄宦虽无陆贾装,赠君空有绨袍意。旧事凄凉昔与今,岁寒父谊□千金。
石湖松桂烦相问,芳草闲云寄此心。
白沙碧波抱幽渚,天与征人养疴处。绿坡障以老枫树,万马中宵自西去。
无烛无月微有星,秋深露浓隔帐零。溪禽不知有客宿,时傍巾屦行伶俜。
坐久渐复见诸景,对岸云林致幽迥。苇华无风忽动摇,知是卖盐夜归艇。
炎飙瘴雨十里淹,一夕清境清而恬。且支水枕百忧外,万一梦到江之南。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