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1758篇诗文
明时方贵齿,令德复推贤。华胄承源远,高门积庆延。
羽仪尘埃表,神观泬㵳先。茨墅宁逑道,楼居即是仙。
枕藏鸿宝诀,几契漆园编。玄鹤元长算,灵椿本大年。
萧疏霜发凛,绰约雪肤鲜。金重腰能胜,膳珍腹每便。
生平閒点检,心事绝痹愪。指屈谗诬尽,眼看权势颠。
降祥真有在,受气果能全。孙曾森玉立,轩冕会蝉联。
难老由和萃,尊钤羡福骈。典坟晚好甚,池馆野情偏。
劲力徵书法,精心入咏篇。鸟花愁品藻,金石盛锼镌。
尺牍人怀去,佳章客诵传。瞳方微露角,背茧欲生绵。
乔众仍茵鼎,园黄却邑廛。他年轮璧聘,更老帝筵前。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