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灵师归吴

宋代穆脩

灵师殊可尚,颇不类浮屠。托迹虽依佛,留心独喜儒。

风尘倦京洛,水石隐句吴。破寺杉松老,南归旧隐孤。

穆脩

穆脩(九七九~一○三二),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山东汶上)人。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一说海州。又贬池州。后官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仁宗明道元年卒,年五十四。曾倡异古文,并从陈抟受易数学,为宋理学之先导。有《河南穆公集》三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穆脩诗,以《四部丛刊》述古堂影宋抄本《河南穆公集》为底本。参校光绪三一年李氏犀轩抄校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清盛伯羲藏旧抄本、道光十五年日照许印林抄本、许本过录之张氏石洲藏本、《宋百家诗存》本,有关异文也予出校。► 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拨棹歌 其十六

唐代德诚

揭却云篷进却船,一竿云影一潭烟。既掷网,又抛筌,莫教倒被钓丝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村居偶得

宋代王松

此境清心目,重来路恐迷。水明平野阔,云压众山低;

鹅鸭浮蒲渚,牛羊卧柳堤。村居风俗古,疑是武陵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陆承祖扇

明代顾清

放翁归日鬓初星,几从琴尊上小亭。芳草不知人已去,春来依旧自青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野即景

明代李昌祺

村暗濛濛雨,清流浅浅溪。菊花长带湿,豆荚半沾泥。

野迥居民少,林昏去路迷。自投新野界,蒿草与人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游限韵

清代刘正谊

越峰万叠清,高与苍穹薄。烟云互隐现,盘郁列岩壑。

兹山卧南隅,芙蓉擎千萼。两崖界清溪,石发细可擢。

沿流陟崔巍,飞翠眉边落。危磴空际悬,修绠差相若。

翻疑太古初,神工巧空凿。纡回得平衍,心目悠然拓。

古杀围松杉,疏钟度寥廓。山僧宿所谐,不厌逢迎数。

妙谛竖拂诠,尘襟汲泉濯。卓午日影圆,幽奇导我索。

老藤蛟虬盘,怪石虎豹攫。湍激金铁撞,禽喧丝竹作。

岚封洞杳冥,藓蚀碑斑驳。奋力蹑崇冈,忘疲循略彴。

海气忽吹来,天风唳孤鹤。视听乃一新,斯游良可乐。

归途眷林峦,斜阳红半角。揽胜有前期,更订山灵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端叔帖

宋代周行己

铁面黄犀骨,霜髭灿猬毛。晚年聊混俗,犹不废称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

宋代翁卷

山中凡事幸相宜,第一红尘免上衣。
寻药每同丹客去,拾薪多趁牧儿归。
鸣泉潄石寒蒲洁,宿雾蒸泥早蕨肥。
不奈邻峰学禅伴,时时来此叩岩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

唐代刘禹锡

可怜五马风流地,暂辍金貂侍从才。阁上掩书刘向去,
门前修刺孔融来。崤陵路静寒无雨,洛水桥长昼起雷。
共羡府中棠棣好,先于城外百花开。

穆脩

穆脩(九七九~一○三二),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山东汶上)人。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一说海州。又贬池州。后官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仁宗明道元年卒,年五十四。曾倡异古文,并从陈抟受易数学,为宋理学之先导。有《河南穆公集》三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穆脩诗,以《四部丛刊》述古堂影宋抄本《河南穆公集》为底本。参校光绪三一年李氏犀轩抄校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清盛伯羲藏旧抄本、道光十五年日照许印林抄本、许本过录之张氏石洲藏本、《宋百家诗存》本,有关异文也予出校。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