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毛 其三

宋代穆脩

江墅幽居好,溪山数里长。径通茶坞绿,门枕橘园香。

藉石还胜榻,听松不让簧。閒游惊里巷,自作隐沦装。

穆脩

穆脩(九七九~一○三二),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山东汶上)人。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一说海州。又贬池州。后官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仁宗明道元年卒,年五十四。曾倡异古文,并从陈抟受易数学,为宋理学之先导。有《河南穆公集》三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穆脩诗,以《四部丛刊》述古堂影宋抄本《河南穆公集》为底本。参校光绪三一年李氏犀轩抄校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清盛伯羲藏旧抄本、道光十五年日照许印林抄本、许本过录之张氏石洲藏本、《宋百家诗存》本,有关异文也予出校。► 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平甫为裕之画系舟山图閒閒公有诗某亦继作

金朝杨云翼

名利走朝市,山居良独难。况复山中人,读书不求官。

东嵓有佳致,书室方丈宽。彼美元夫子,学道如观澜。

孔孟泽有馀,曾颜膏未残。向来种德深,直与山根蟠。

之子起其门,孤凤骞羽翰。计偕聊尔耳,平步青云端。

朅来游京师,士子拭目观。礼部天下士,文盟今欧韩。

一见折行辈,殆如平生欢。舞雩咏春风,期著曾点冠。

五言造平淡,许上苏州坛。我尝读子诗,一倡而三叹。

世人非无才,多为才所谩。高者足诋诃,下者或辛酸。

吾子忠厚姿,不受薄俗漫。晴云意自高,渊水声无湍。

他日传吾道,政要才行完。会使兹山名,与子俱不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张长史秋深帖赞

宋代岳珂

炜五帖兮迨今,信第一兮秋深。
彼伯高兮书淫,人争取兮千金。
考步武兮可寻,付纤农兮何心。
媲关沈兮鸣琴,尚海岳兮知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访道衍上人时寓海云

明代张羽

寻僧自补屐,古寺夏云中。
听鸟明闻性,看花悟色空。
风传烟磬远,竹引野泉通。
便欲捐尘累,香灯事远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二首 其一

明代胡粹中

静观天地情,浩劫运元精。雷动蛰虫起,雨馀新水生。

老怀宽仗酒,午梦短闻莺。身外元无物,浮名真可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子西出按宣大 其四

明代李舜臣

塞草郁何丰,边尘望不穷。龙沙连海上,鸟道入云中。

悬斧三军肃,扬旌六郡雄。伫闻飞檄至,他日幕南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凉 得来韵再和

清代曹贞吉

骀荡春如醉。踏东华、软红十丈,随他赵李。前路茫茫何所似,闷海难寻边际。

得新句、佳名黔寄。闻道东山堪蹑屐,须磨崖、泼墨惊时辈。

频置酒,群公喜。

天南地北人同悴。叹婆娑、潘郎鬓影,经霜先敝。三世金环谁认取,顾况中情难巳。

彼达者、延陵季子。槐绿垂垂侵麦秀,动归心、一片明湖水。

长太息,吾衰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探春慢 蒋葆存学博蒋村草堂图

清代孙荪意

山锁空青,溪围寒碧,幽栖近临河渚。黄叶孤村,夕阳乔木,指点故园非误。

流水疏篱外,更绕屋、梅花千树。想当把酒豪吟,暗香吹上诗句。

桑梓廿年心事,看三径依稀,画图开处。清簟横琴,高楼弄笛,消得幽怀如许。

何限闲风月,尽分付、沙边鸥鹭。凭仗生绡,卧游障子描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苏武慢 送孙郎贾

清代陈维崧

胃脯击钟,马医连骑,閒者吾闻之矣。神仙无路,将相难为,只有鬻财可耳。

解人吾子,健者孙郎,遂作急装而起。看翩然、袨服鸣鞭,矫若奔泉渴骥。

又何须、西贾巴巫,南游滇僰,动足下床万里。天中上郡,汝水雄关,尽可持筹列肆。

鲍革千箱,貂褕百袭,傲杀毛锥之子。只倡楼、莫拥如花,速办腰缠归计。

穆脩

穆脩(九七九~一○三二),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山东汶上)人。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一说海州。又贬池州。后官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仁宗明道元年卒,年五十四。曾倡异古文,并从陈抟受易数学,为宋理学之先导。有《河南穆公集》三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穆脩诗,以《四部丛刊》述古堂影宋抄本《河南穆公集》为底本。参校光绪三一年李氏犀轩抄校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清盛伯羲藏旧抄本、道光十五年日照许印林抄本、许本过录之张氏石洲藏本、《宋百家诗存》本,有关异文也予出校。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