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脩(九七九~一○三二),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山东汶上)人。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一说海州。又贬池州。后官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仁宗明道元年卒,年五十四。曾倡异古文,并从陈抟受易数学,为宋理学之先导。有《河南穆公集》三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穆脩诗,以《四部丛刊》述古堂影宋抄本《河南穆公集》为底本。参校光绪三一年李氏犀轩抄校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清盛伯羲藏旧抄本、道光十五年日照许印林抄本、许本过录之张氏石洲藏本、《宋百家诗存》本,有关异文也予出校。► 22篇诗文
名利走朝市,山居良独难。况复山中人,读书不求官。
东嵓有佳致,书室方丈宽。彼美元夫子,学道如观澜。
孔孟泽有馀,曾颜膏未残。向来种德深,直与山根蟠。
之子起其门,孤凤骞羽翰。计偕聊尔耳,平步青云端。
朅来游京师,士子拭目观。礼部天下士,文盟今欧韩。
一见折行辈,殆如平生欢。舞雩咏春风,期著曾点冠。
五言造平淡,许上苏州坛。我尝读子诗,一倡而三叹。
世人非无才,多为才所谩。高者足诋诃,下者或辛酸。
吾子忠厚姿,不受薄俗漫。晴云意自高,渊水声无湍。
他日传吾道,政要才行完。会使兹山名,与子俱不刊。
骀荡春如醉。踏东华、软红十丈,随他赵李。前路茫茫何所似,闷海难寻边际。
得新句、佳名黔寄。闻道东山堪蹑屐,须磨崖、泼墨惊时辈。
频置酒,群公喜。
天南地北人同悴。叹婆娑、潘郎鬓影,经霜先敝。三世金环谁认取,顾况中情难巳。
彼达者、延陵季子。槐绿垂垂侵麦秀,动归心、一片明湖水。
长太息,吾衰矣。
山锁空青,溪围寒碧,幽栖近临河渚。黄叶孤村,夕阳乔木,指点故园非误。
流水疏篱外,更绕屋、梅花千树。想当把酒豪吟,暗香吹上诗句。
桑梓廿年心事,看三径依稀,画图开处。清簟横琴,高楼弄笛,消得幽怀如许。
何限闲风月,尽分付、沙边鸥鹭。凭仗生绡,卧游障子描取。
穆脩(九七九~一○三二),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山东汶上)人。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一说海州。又贬池州。后官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仁宗明道元年卒,年五十四。曾倡异古文,并从陈抟受易数学,为宋理学之先导。有《河南穆公集》三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穆脩诗,以《四部丛刊》述古堂影宋抄本《河南穆公集》为底本。参校光绪三一年李氏犀轩抄校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清盛伯羲藏旧抄本、道光十五年日照许印林抄本、许本过录之张氏石洲藏本、《宋百家诗存》本,有关异文也予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