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美吟·虞姬

清代曹雪芹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注释

虞姬:项羽的侍妾。
乌骓:史载项羽有“骏马名骓”即是。
虞兮:用项羽歌中原词。重瞳,指项羽。
醢:肉酱。这里指剁尸剐肉的酷刑。
饮剑:自刎。虞姬自刎于楚帐,当是《楚汉春秋》等书据《史记》中基本史实加以敷演的。

参考资料:

赏析

  组诗中所写的人事其实并非都据史实。如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带有寓言性质;《西京杂记》中所写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工以致不为汉元帝所知而被诏使出塞的情节只是传说;至于出自《虬髯客传》的红拂形象则更经传奇作者的艺术加工。

  这首诗中的议论原本是借古讽今,为现实感受而发。林黛玉鄙薄反复无常、苟且求荣、甘心得到耻辱下场的黥布、彭越,觉得不如虞美人“饮剑”于楚帐,是借此寄托她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志愿。

  诗中所咏与小说情节的某种照应关系,这是可以研究的问题。《五美吟》写的都是关于死亡或别离的内容,有的还涉及事败或者获罪被拘系,这就不是偶然的了。在现存材料很少的条件下,要确切地阐明作者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13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曲歌辞 其六 杨柳枝

唐代刘禹锡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杨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团扇

唐代刘琏

团团明月比容辉,淅淅秋风想翠微。莫遣尘埃悲箧笥,可人还忆暑凉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

唐代刘禹锡

常修清净去繁华,人识王城长者家。案上香烟铺贝叶,
佛前灯焰透莲花。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
明日若过方丈室,还应问为法来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绛都春 别张子仪

宋代赵彦端

平生相遇。算未有、笑语闽山佳处。旧日文章,如今风味浑如许。

眼前都是蓬莱路。但莫道、有人曾住。异时天上,种种风流,待君如故。

此自君家旧物,看九万清风,为君掀举。举上青云,却忆梅花如旧否。

故人衰病今无绪。只种得、梅花盈圃。待君一过山家,共斟露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诸子登飞来寺至半山怯风而返

明代释今无

三年重此驻扁舟,一样登临两样愁。力尽已无高峡气,情深空对大江秋。

丝丝短鬓朝霜薄,黯黯寒云下界浮。因向此中思半响,人间那得几淹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游富春久矣同治戊辰秋湘文观察守衢州有书见招以事牵率次年春始成行沿途看山得诗四首 其三

清代沈梧

访友看山心自怡,搜岩剔壑足忘疲。最经意处难穷述,会料君来有好诗。

乱石欹松皆妙理,晴岚烟嶂助奇思。严陵台下滩声急,似怪浑毫到此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独游南静川

宋代王禹偁

高车岭上无人见,南静川中信马行。
多谢仙娥相管顾,远擎松雪助诗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翠峰梅雪

元代卢琦

苍龙吼翠涛,白雾迷青壁。顷刻赤乌飞,风枝堕残滴。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