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踏莎行·倚柳题笺

清代纳兰性德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抒情 向往 闲适 生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倚着柳树信笔题写诗笺,在花前,帽子歪戴,自由自在的嬉游。总比受人驱遣要来得称心如意。受人驱遣的日子,青丝很快消磨成白发。
我常在金銮殿值夜,看皇宫的台阶上生出春草,这其中的辛酸甘苦又能向谁倾诉。真不如在小楼中赏着明月闲度时光,人为什么非要把大好年华浪费在名利场上?

注释
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
题笺(jiān):题诗。笺:供题诗、写信用的佳纸。
侧帽:斜戴着帽子。形容洒脱不羁,风流自赏的装束。
赏心:心意欢乐。驱驰

创作背景

  康熙十八年(1679年)秋张纯修出令阳江,是词当作于此后,是纳兰写给张纯修的寄赠之作。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104页

赏析

  上片总写友人游宦之闲适和自己御前的拘束,对比鲜明。当年的“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虽然远离英雄的梦想,但它毕竟是自由自在、惬意浪漫的生活。如今虽然受到皇帝的器重,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但对纳兰而言却成了无尽的苦楚,因此他才会发出“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的感慨。纳兰心中后悔选择了这样的生活,让自己早生华发,在碌碌无为中老去。词人身在庙堂之上,欲驰骋心怀而不可得,于是便向友人倾诉心中苦闷。纳兰对友人毫不遮掩自己的心头愁思,视其为人生知己,朋友间的信任与默契见于纸间。这两句寄寓纳兰无限的人生喟叹:对镜自视,看到岁月的痕迹已经留在双鬓,又向乌发蔓延,心问顿时波涛翻滚,难以平息。

  下片自然转向对官宦生涯的描摹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27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秋战国门。颜回

唐代周昙

陋巷箪瓢困有年,是时端木饫腥膻。
宣尼行教何形迹,不肯分甘救子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俞义夫挽诗

宋代王炎

恩爱周姻族,宽和善里闾。
年高无悔吝,身没有名誉。
愿见今何及,从游旧亦疏。
若修耆旧传,言行可追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赵南塘离支五绝 其四

宋代刘克庄

辇毂尝新著价高,土人弃掷梗弁髦。不嗔园客工偷窃,绝喜天公享老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云山老禅

元代朱希晦

风流老禅思不羁,悠然邂逅川水湄。谩笑支郎爱神骏,素闻玄度能工诗。

天关九重守虎豹,江海万倾生蛟螭。枣大如瓜信可食,何时径往寻安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江阴夏翁(雪州)

元代韩奕

残山剩水旧吴宫,几度相期杖屦同。
夜雨新晴桃叶渡,春寒已过杏花风。
人生暮景方多暇,春事浓时一半空。
解后逢人因问信,酒船何日过湖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惠山泉二绝 其二

宋代周紫芝

山僧知我去匆匆,旋印红泥乞老翁。拟唤人间三昧手,共分天上小团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马上重经旧游六言:丙寅三月京师赋

宋代贺铸

浅浅东流宛溪,当年罢酒分携。
认得桥边杨柳,春风几度鸦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偕邵元直游吾谷

清代黄景仁

此间看山复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长崖一障日边雨,高树独摇天半风。

侧身忽觉躯干小,挈友恍在神仙中。山灵极知我曹乐,留住绝壁残阳红。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