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261篇诗文
十月西北风,肃肃天雨霜。节物感人多,客子心内伤。
心伤鬒发变,引领望故乡。故乡多乔木,丘垄生白杨。
柏叶自宜翠,草根今已黄。旦思归阳陂,暮忆栖后冈。
况此佳辰朝,都邑事有常。平明重城开,车马如飞翔。
贵贱同一丘,蒿艾连石羊。恸哭朔风悲,一豁沉痛肠。
奈何守微禄,局促限一方。隳官固非孝,捧檄固已狂。
黾俛聊自抑,涕流浩沾裳。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