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261篇诗文
君不见康郎山,屹立东湖中。波涛撼蚀山脚塌,破庙枯木常烈风。
芒砀草昧赤帝出,挥剑遂使凡蛇空。卧榻之外事亦小,万方有罪惟朕躬。
美姬宝玉归御幄,浮尸蔽江江水红。发踪刘陶固其力,恐战难言非数公。
秦人枉哭崤函瘗,汉祖轻酬垓下功。至今有庙此山侧,天阴雨湿时见朱旗白马光如虹。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