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 竹逸斋中紫牡丹枯而复生为填此词

清代陈维崧

日暖莺声细。喜亭亭、依然玉琢,吴宫小字。暂别红尘刚一载,还傍画楼珠砌。

却又斗、新兴鬟髻。多少桃腮和杏脸,算旧人、远胜新人丽。

论族望,雒阳魏。

看花漫忆当年事。记人名、一般颜色,几般才艺。自被子规催去急,零落娇香满地。

拚舞榭、为伊长闭。若使紫台真再返,笑鸿都、枉用骖鸾计。

花凝笑,又含睇。

陈维崧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17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大德诗

魏晋支遁

遐想存玄哉,冲风一何敞。品物缉荣熙,生途连惚恍。

既丧大澄真,物诱则智荡。昔闻庖丁子,挥戈在神往。

苟能嗣冲音,摄生犹指掌。乘彼来物间,投此默照朗。

迈度推卷舒,忘怀附罔象。交乐盈胸襟,神会流俯仰。

大同罗万殊,蔚若充甸网。寄旅海沤乡,委化同天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九弟渤见寄绝句

唐代李涉

忽启新缄吟近诗,诗中韵出碧云词。
且喜陟冈愁已散,登舟只恨渡江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曾宏父将游吴兴示所和叶内相八首次其韵太守亦和故并及之 其三

宋代刘一止

谢家溪亭花锁碎,尚忆故岁春未阑。觅得小航冲雨去,湿红飞处忍朝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村舍

金朝边元鼎

何事区区守一丘,春花过了月明秋。
等闲浊洒篱边兴,寂寞寒花雨里愁。
不识故人今在否,每思前事隔重游。
西风又是青山晚,落叶无声水自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诸子探早梅

明代释函是

濒海轻烟古寺东,一枝初放竹林中。寒香漫道当春异,疏影偏怜今夕同。

落落路傍疑过客,垂垂人外泣孤鸿。相寻未必终寥寂,对此幽姿妒晚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环翠楼曹平子吴平仲沈飞霞言别得送字 其二

明代袁宏道

归思如奔马,千夫不能控。溪飞潮雨凉,柳络烟条重。

来时皂盖迎,去惟白云送。铜章聊一戏,已醒不重梦。

莫以潜之龙,而易衰兮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用韵酬赵山人君宠

清代李英

水石桥边隐逸人,四时头戴白纶巾。修成竹径方为社,寻得桃源岂避秦。

尔伴青霞偏爱僻,我群黄鹤幸相亲。由来粤海多灵异,老蚌遗珠席上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席上劝客酒

宋代陈师道

稍开襟抱使心宽,大放酒肠须盏乾。
珠帘十里城南道,肯作当年小杜看。
陈维崧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