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我爱王摩诘,辋川图画妙入神。箧藏此图三十载,晴窗拂拭无纤尘。
有时酌酒与裴迪,花枝草色眼中新。浮云富贵非所好,爱山成癖乐其真。
披图沈吟仍怏怏,辋川野色平于掌。那似江南烟水区,丹青紫翠多骀荡。
嵚崟埼礒仍硱磳,崔嵬历陵人观仰。白门佳丽古所称,谁其峙者茅与蒋。
几年卜筑板桥住,秦淮水色钟山树。木兰舟内急觞飞,杨柳楼边歌板度。
著书仰屋差自娱,无端拟献金门赋。授简曾传幕府招,蜡言栀貌还枝梧。
秋风襆被返白门,窗外寒潮退旧痕。咄嗟独凭阑干立,长者叩户笑言温。
手持绝妙倪迂画,画出逍遥庄叟园。短松少鹤相随久,修竹啼莺古意存。
两山翠色烟云绕,中有草堂深窈窕。书卷应堪比邺侯,樵苏时复思庄蹻。
几棱欣看远近田,一条寒玉溪光晓。春秋佳日快登临,高怀那许尘容扰。
雅志高怀见此贤,何须服食求神仙。兰台家世千秋重,艺苑文章四海传。
祗此蓬瀛共瑶岛,休言绿野与平泉。便拟将身入图画,不羡王维居辋川。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183篇诗文至人平念虑,好恶归其衷。试剑三苗罪,同车盖世雄。
断蛟驱猛虎,附凤翊飞龙。际会风云上,清平岭海中。
穷民加保惠,勋士禄功庸。姝子干旌纰,妖淫桎梏凶。
热筹消{氵灾}气,精盖启宸聪。卓尔三才立,岿哉一道同。
奇哉公之遗迹,伟哉公之高名。手携天柱扶金阙,力挽沧波洗玉京。
雄裁早著龙图阁,妙策还存雁翅城。明珠煜煜摇星斗,人言公实应其精。
香火先年崇报祀,至今兰若海心擎。余也鼓棹破南溟,暂来蓬岛叩仙灵。
春禽想伴探花客,江水似和读书声。渔人自得交唱晚,僧子入定却忘情。
自是天然图画趣,赠公千载作丹青。
宣宗昔行幸,游戏玉泉傍。立宇表巀嵲,开池荷芰香。
波楼递蹙沓,风松奏笙簧。百灵具来朝,落日锦帆张。
万乘雷霆动,千岩灭流光。绮绣错展转,翠旗沓低昂。
法眷撞钟鼓,宫女拭御妆。笙镛沸两序,星斗宿岩廊。
至尊奉太后,国事付三杨。六军各宴眠,百官守旧章。
巡非瑶水远,迹岂玉台荒。呜呼百年来,回首一慨伤。
凤腾赤霄暮,龙归竟茫茫。山风撼网户,紫殿生夜霜。
退朝值休沐,我行暂翱翔。娟娟登岸林,惨惨度石梁。
废道哀湍写,松柏间成行。启钥肃览历,过位增悲凉。
积久洒扫缺,乳鸽鸣膳堂。旧时琉璃井,倒树如人长。
神巳佐上帝,教犹托空王。铃磬飒鸣戛,晨昏礼相将。
盘游非圣理,操纵在先皇。至今朝廷上,不改旧纪纲。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