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影入明镜,移之尺纸间。明镜无遁形,难得山真颜。
而况尺幅纸,欲写四面山。山中有吾庐,更有山中田。
尝脔知大烹,见羽知吉光。但写一角山,吾庐山之阳。
溪泉何汤汤!树石何苍苍!山尽补以云,中有无尽藏。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1786篇诗文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动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十年在空山,未觉与世殊。再来抚城郭,始悟非吾庐。
岂不有华屋,旌旗拱王都。峨冠坐清旦,百吏前走趋。
而我麋鹿姿,砖然若囚拘。忽看北山岑,突兀当坐隅。
欢言顾之笑,便欲凌崎岖。似我槿篱间,层峦俨相扶。
遥瞻不得往,起步空长吁。少年四方志,顾盼略九区。
衰慵一如此,毕愿终田闾。拙艰固应尔,岂但悲老夫。
熙洽逢明后,匡扶仗老臣。专征雄斧钺,独坐肃冠绅。
建社尊丰镐,生神肖甫申。践扬观德业,酝藉足天人。
博物张华志,图经郭璞珍。龙韬樽俎辨,鸿宝枕书新。
文武经邦手,安危许国身。画江劳作镇,比屋跂来巡。
下令军容改,恢纮帝臬陈。望风奔墨吏,就日变黎民。
何物孤雏似,翻同桀犬狺。震惊陵庙逼,骚动楚襄邻。
借箸应无敌,提戈合有神。指挥鱼鸟列,面缚虎豺蹲。
露布裁丹笔,宵衣慰紫宸。歼魁分玉石,赏士出金银。
警息潢池日,欢回泽国春。天疑未厌祸,旱苦迫相因。
忍见中原坼,愁看大海尘。商歌激云汉,雩舞畏星辰。
此际须安辑,当机倍苦辛。抚摩宣泽远,痛哭上章频。
禁掖中郎节,恩波太府缗。纷纶覃禹服,浩荡极尧仁。
握斗心能运,为霖事已真。感时思献策,咨瘼欲沾巾。
下上规田赋,东南籍富贫。租庸两税覈,积蓄九年臻。
疏凿勤沟洫,关河禀石钧。河渠书井井,会计录粼粼。
填阙师刘晏,投壶慕祭遵。减驺人化德,买犊俗还淳。
根本归磐石,纲维挈要津。一分宽是惠,三尺法能伸。
道契当开泰,功高为拯屯。度支新命重,留守旧都亲。
万旅云屯壮,千仓露积匀。近闻忧发粟,谁拟学投醇。
兵食由来急,丰凶每不伦。那堪怜拔距,却忘起悬鹑。
求谤初传木,思危等厝薪。诏书耆老泣,盐铁大夫询。
乡月行逾迥,民风语易颦。鬓苍周闵恤,心赤裕经纶。
诹野伤涂血,登朝想抗鳞。南邦空忆召,河内不留恂。
厦覆叨帡庇,庐居习隐沦。若为瞻赤舄,无处挽朱轮。
政化来鸣凤,仪刑去画麟。惟馀岘首上,终古斗嶙峋。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