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6719篇诗文
后土祠前车马道,天人种花无瑶草。英云蕊珠欲上天,夜半黄门催进表。
酒香浮春露泥泥,二十四桥色如洗。阴风吹雪月堕地,几人不得扬州死。
孤贞抱一不再识,夜归阆风晓无迹。苍苔染根烟雨泣,岁久游魂化为碧。
我昨荷天宠,分符别京师。一麾守名郡,素节恒自持。
家山别已久,骨肉重怀思。迢迢川途远,荏苒尺书稀。
沉忧结衷曲,会晤良无期。感此泽中雁,分飞竟何为。
予告应可待,同戏斑斓衣。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