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吴太守江山清啸楼

清代屈大均

江南山色渡江飞,飞向君楼含夕霏。空翠不随流水去,鸿濛忽化白云归。

吴兴太守真州客,日夕捲帘荡精魄。舞影时翻天女花,歌声欲裂雷公石。

浮玉双峰架笔高,芙蓉一朵一离骚。六朝春色为膏沐,万里天风且羽毛。

屈大均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671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建除诗

南北朝沈炯

建章连凤阙,蔼蔼入云烟。除庭发槐柳,冠剑似神仙。

满衢飞玉轪,夹道跃金鞭。平明尘雾合,薄暮风云骞。

定交太学里,射策云台边。执事一朝谬,朝市忽崩迁。

破家徒徇国,力弱不扶颠。危机空履虎,击恶岂如鹯。

成师凿门去,败绩裹尸旋。收魂不入斗,抱景问穹玄。

开颜何所说,空忆平生前。闭门穷巷里,静扫咏归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二

魏晋陶渊明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写人 赞美 抒情 愤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赠张隐君

元代刘崧

仙人身著紫绮裘,昨者来自南陵州。南陵之山高百尺,中有叠嶂之危楼。

烟光涌翠当碧落,石瀑飞嶂鸣清秋。庾公谢朓招不起,至今山水令人愁。

飘然戏笙鹤,南过三湘去。落日下洞庭,长歌揽巫楚。

楚王台榭杳霭间,青鸟飞去何时还。三十六天朱陵洞,七十二峰南岳山。

娟娟绿萝裳,袅袅临流女。倏忽如飘风,白波愁日暮。

重华之琴不复鼓,灵瑟年年泣秋雨。仙人自是留侯徒,口诵黄石相传书。

左按钧天之广乐,右接奇肱之飞车。鱼龙掀舞明月下,坐使千古成须臾。

我思仙人碧云里,再拜扬言惭仰视。瑶草春香石洞霞,白榆夜浸天河水。

天河水流无尽时,织女秋鬓应成丝。若过扶桑定相待,我欲乘槎浮东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魏定胸部被檄还无为

宋代王之道

两脚廉纤日脚微,秋阴犹暗北山隆。
莫言岩壑都无用,须信风云会有期。
邂逅醉乡还自适,周旋诗社好相规。
黄华又报重阳近,想见迟迟去鲁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感

宋代宋祁

力守高皇约,祈还司隸章。
翻身去殿槛,忍死出缣囊。
豕突埋轮路。豺骄择肉场。
霜毫墨犹湿,迢递窜遐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杨照承议芦雁枕屏

宋代毕士安

画师不肯传风蝶,故作枯乾逞奇绝。
清秋未合结繁阴,深户何从洒飞雪。
雪里鸭儿苦耐寒,眠沙枕浦白云团,黄芦槭槭枝叶乾。
江头鸣雁恰飞起,恍如身到潇湘间。
潇相洞庭云水隔,山路坡陁断行客。
从来冬景画已难,况有翎毛似崔白。
已觉冰漫稻梁少,更疑水宿溪垠窄。
生平有道付沧洲,今日床头动行色。
屏风主人家近远,我昔曾过浔阳县,田芦野雁尝亲见。
出门解榻定相逢,借我家乡令对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至阴雨

宋代朱熹

愆阳值岁晏,忽复层阴结。一雨散霏微,千林共骚屑。

端居遗簿领,远意怀幽洁。旷虑守微痾,殊方感新节。

岂伊田庐念,丘垄心摧折。还登东领冈,瞻伫何由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战敖原美周公瑾

元代刘崧

寇初来,战宜田,烈火夜飞光照天。青山跃马壮士出,一鼓转战清炎烟。

寇复来,战周岭,马上秋风动旗影。重围突破散如云,部曲归来自雄整。

问之此战谁第一,吉水周郎本无敌。报国宁论万死功,荡家笑却千金璧。

君不闻敖原之战尤所无,最后制胜真良图。草间麾呼伏兵起,数万贼徒同日死。

屈大均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