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乞砚行

清代屈大均

羚羊峡东惟端溪,水岩之口临江低。石师匍匐下绝磴,中穿四洞先东西。

使君最嗜紫云片,脚踏青天割为砚。青花细细似微尘,蕉叶白中时隐见。

空濛雨气成黄龙,欲散不散浮水面。猪肝淡紫方新鲜,带血千年色未变。

中间火捺晕如钱,半壁阴沉望似烟。翡翠朱砂非一种,斑斑麻鹊点多圆。

斯是水岩石中髓,水之精华结渊底。就中纯粹含乾德,纷纷脂玉惭肌理。

入手温然煖若春,浮动心花兼意蕊。姑射冰凝总在神,昭仪膏滑那濡水。

玉骨虽刚按似柔,生气周身无不靡。鸲鹆何须活眼多,云霞亦是空天滓。

使君命匠细磨砻,中有三方最高美。其馀浸润水盘中,水碧金膏尽糠秕。

分我东洞一大脔,似方非方非石子。纵横六寸甚端厚,蕉叶青花相间起。

前者两片琢未成,赠我已与琼瑶似。使君割爱本非常,不贪为宝吾难已。

连城之璧妄希求,腼颜未免秦人耻。何物能为十五城,赋诗适自呈媸鄙。

使君作者本多才,笑我布鼓持当雷。不须狡狯凭诗笔,自有神明契合来。

屈大均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671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滟滪石

宋代王恕

高峰缥缈白云屯,云气冥濛书欲昏。江带蜀山奔楚峡,天留巨石捍夔门。

蛟龙窟穴根无极,象马分明水有痕。劫火几回然又熄,瞿塘依旧一卷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唐代李乂

金舆玉辇背三条,水阁山楼望九霄。野外初迷七圣道,
河边忽睹二灵桥。悬冰滴滴依虬箭,清吹泠泠杂凤箫。
回晚平阳歌舞合,前溪更转木兰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壬申游莲峰四咏 其三

明代祁敕

我爱山中好,山云碧四垂。往来閒弄影,浓淡各含姿。

出岫心何有,为霖众所期。游人亦潇洒,相对两忘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泊

明代陈镒

日落江村静,风恬潮水平。羁怀苦寥落,岁事况峥嵘。

崖臈梅花白,沙寒雪片明。一杯篷下酒,不放客愁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上秋兴十首 其六

明代李梦阳

白马瓠子口,秋风汾上歌。帝乡不可见,千载白云多。

树动江帆至,云前塞雁过。沧洲无尽极,慷慨有渔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桑民怿和晦庵先生读道书六首 其四

明代张吉

曾闻稚川翁,辛劳了玄道。远游熯飞龙,端居歇芳草。

允矣周三光,后天长不老。我欲问至诀,孤琴候秋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四舅朱掾赴英州

宋代宋祁

拗柳亭皋晚,攀梅岭路长。
北辞鳷鹊月,南冒鹧鸪霜。
越蠹催征候,珍鲑奉庆觞。
片言民讼息,归计伫林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刘

元代萨都剌

一官未厌马蹄遥,要使南荒识凤毛。幕府红莲开白昼,辕门碧草映青袍。

牙旗晓湿蛮烟重,羽箭宵鸣岭月高。努力平猺当第一,剖符悬印赐勋劳。

屈大均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