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诫曾玉璟

清代洪秀全

迷途既返速加鞭,
振起雄心赶向前。
尽把凡情丢却去,
方能直上九重天。
洪秀全

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曾用名火秀,族名仁坤,后来为了避上帝“爷火华”(“耶和华”的谐音)名讳而改为现名,太平天国建立者,清末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洪秀全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历时十四年,势力发展到十八省,先后攻占六百多座城市,给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革命之所以能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的巅峰,与洪秀全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乃至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自诩“洪秀全第二”,可见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隋门。独孤后

唐代周昙

腹生奚强有亲疏,怜者为贤弃者愚。
储贰不遭谗构死,隋亡宁便在江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申屠雪矶见寄韵

宋代顾逢

潘阆祠前在,天教得此邻。
百年传盛事,一巷两诗人。
老境差磻水,高风想富春。
但教樽有酒,不必更言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吴迪吉刘夷季饶次守同集酒酣题壁先归

宋代洪朋

再为城南游,百花已狂飞。更堪逢恶客,骑马风中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宫词答孙南城

明代张澯

从新梳洗插宫花,欲伴君王作紫霞。银烛夜深人不语,几回飞梦到官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拙庵

明代林光

万事皆从巧里生,此轩高扁拙之名。无怀既降时全别,混沌开来世几更。

太朴不华惭粉饰,了无他技过升平。何须更训阴阳术,笑傲虚窗醉复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人

宋代释德洪

相送复相别,不异云间月。无心去复来,有魄圆还缺。

此别兴何如,西风秋月初。暮鸿千里至,能寄八行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书堂

宋代李纲

灵洞水清仙可访,南岩木古佛同居。公馀问佛寻仙了,赢得安闲剩读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借喜雪韵 其一

宋代史浩

老去风光报答难,树头春律喜新班。忽惊断岸一番雪,便忆故园千叠山。

斜日淡烟茅舍外,冷香幽韵竹篱间。玉壶虚佐寒窗静,不敢呼童取次攀。

洪秀全

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曾用名火秀,族名仁坤,后来为了避上帝“爷火华”(“耶和华”的谐音)名讳而改为现名,太平天国建立者,清末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洪秀全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历时十四年,势力发展到十八省,先后攻占六百多座城市,给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革命之所以能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的巅峰,与洪秀全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乃至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自诩“洪秀全第二”,可见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