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400篇诗文
五岭衡湘外,三城紫气中。来贤歌湛露,为政擅流风。
道以朱丝重,名因绿绮崇。育民先岂弟,敷化协昭融。
美兹八桂彦,望重五花骢。桃李盈门秀,甘棠带露浓。
淡霏青玉麈,照彻水晶笼。六案无留牍,诸材有素封。
年荒多惠政,心苦见良工。绩奏三年最,时和世亦丰。
愿言铺懿美,持献紫宸宫。
月黑庱亭,风吼练湖,雪山皑皑。正楚天欲压,樯多于荠,吴波乍染,岸碧如苔。
对此苍茫,居然辽落,记否江东出霸才。斜阳恨,惹行人凭吊,商女悲哀。
丹徒客昨帆开。问刘季奴今安在哉。奈六朝剩垒,沙淘浪洗,千寻断锁,雨蚀烟埋。
下濑艨艟,横江士马,重见连云列戍排。吾衰矣,且沽京口酒,上妙高台。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