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400篇诗文
四十年前王国鸣,红带编绳束发青,众客对之俱含情。
我亦把酒劝一觥,欲引其答骄不应。今来转睛年六十,头发虽黑髭须白。
诸朋作寿鹅双蹠,我却龙钟行不得。送肴一格四杮朱,令我自吃省我沽。
惜少方阑唱鹧鸪,方阑若在亦丑吾。
江城百雉周,官廨三楹陋。鸡犬图书,位置皆将就。
闲居屋打头访陇邱,风月岐亭供冥搜。春阴沽酒过樊口,秋雨寻诗意密州。
笙歌凑,向朱陈村里共嘻游。借行窝天庆句留,定惠淹留到,四照亭边候。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