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 其四

清代冒襄

台城隋苑总相怜,忆昔萦堤并拂烟。金屋流萤俱寂寞,玉关羁雁苦缠绵。

十围种就知何代,千缕垂时已隔年。最恨健儿偏欲折,凉秋闻道又临边。

冒襄

冒襄

  冒襄(公元1611-1693年),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如皋)人。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 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湘阴邓氏翠微洞

南北朝邹浩

卧云云无心,听松松有韵。快哉耳目中,吾今亦同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石鼓书院合江亭

明代顾璘

滚滚双流合,棱棱独渚高。亭台含气色,城郭俯波涛。

望岳川途迥,怀贤意绪劳。江风吹客鬓,秋思两萧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朋溪探梅韵

宋代易士达

锦囊分付与溪奴,江路寻幽属野夫。
暖信已传春到未,暗香还动月明无。
妆因底事偏清雅,态为何人转瘠癯。
惹起诗魂禁不得,恍然飞越亦忘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褒城县雨中

宋代张嵲

岭云方笠覆,檐雨已盆倾。山气昼侵幔,滩声夜入城。

子真空旧隐,褒姒谩垂名。访古多磨灭,秋风山树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僧见寄三首 其二

明代王汝玉

鹤飞空林表,人语惊泉间。清景方自悦,所思杳难攀。

归云何处至,无复望中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 庚辰初度

明代陈霆

紫髯世外客,玄舄地行仙。归来历头屡改,鬓影只青年。

那有贵官气象,不脱书生风味,坐榻冷无毡。要识心中事,白眼看青天。

算人生,名易遂,节难全。纷纷金紫,一生歌舞在华筵。

留取胸中正气,俯仰人间今古,雷电隐晴川。一笑又初度,聊尔当诗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永宁伦明府

明代欧大任

风流为政地,闻道桁杨闲。舟泛琴亭水,楼看玉笥山。

书劳驰凤阙,入奏待鹓班。仗内双飞舄,仙郎几日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慈云寺观荷并游惠山纳凉八首 其四

清代章简

一棹拿音转水隈,卷帘岚翠泼新醅。自知不满闲鸥笑,特为看山触热来。

冒襄

冒襄

  冒襄(公元1611-1693年),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如皋)人。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