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莺啼序 甲午仲秋薄游江淮瓜步晚渡与子苾舟中连句和梦窗此曲

清代郑文焯

西阑乍过桂影,倦秋酲闭户。酒边泪、分付黄花,客燕何意来暮。

棹歌远、吴山自碧,秦云望转淮南树。怅荒台残柳,春前枉作风絮。

宝扇才疏,画帘十二,换纱烟縠雾。镜波小、还照离妆,玉容空在纨素。

绣帷寒、愁松雪腕,暗销尽、深盟红缕。理芳情,搓做柔丝,绾他閒鹭。

桃根旧曲,醉耳重听,过江尚倦旅。叹十载、杜郎吟赏,又断魂处,翠黯红凄,矮篷眠雨。

二分月色,璚箫吹破,多情赢得天涯老,更渔镫、趁唤瓜州渡。

登临恨晚,荒萤乱点迷楼,照地一片焦土。

春风粉黛,晓日绫纨,剩寸萝片苧。笑拾得、才人馀唾。

几树官梅,客里狂吟,雪中低舞。扁舟此去,无情烟水,清歌何处催梦觉,感华年、分算成弦柱。

隋堤鸦散斜阳,故宫庭花,有人唱否。

郑文焯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35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句 其十四

魏晋孟宾于

两京游寺曾题榜,五举逢知始看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庚戌秋书事八首 其一

明代彭年

江南枫落雁初还,塞北霜飞久折绵。敢望旌旗临细柳,早闻烽火达甘泉。

关门自失居庸险,斧钺宜专制阃权。于石当年曾破虏,只今勋业许谁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行有感

明代谢榛

地僻逢人少,同行自有群。几多山脊雪,一片马头云。

古木参天出,寒鸦薄暮闻。可怜春草发,谁为采幽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蕙兰芳引 晓意

清代俞士彪

玉漏半沉,傍花影、翠楼深掩。纱槅朦胧,飞过流萤一点。

单栖无绪,但醉梦、昏沉如魇。到五更风息,隐隐寺钟惊撼。

前事萦怀,新愁入鬓,顿自消减。谢残月孤灯,照我旧时枕簟。

模糊香字,未堪重览。天欲明、门外斗斜河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论诗绝句三十首 其十

清代赵清瑞

六代竞华腴,中尚含古意。秋水濯芙蓉,我爱天然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还自鼓山过鳝溪游大乘榴花洞瞻礼文殊圣像漫成三首 其一

宋代李纲

一派寒流作小溪,松篁深处有丛祠。千年鳝骨专车在,百丈灵湫瀑布垂。

粳稻丰穰欣岁乐,笳箫清咽报神私。更将小雨为滂润,正是农夫播麦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禁中见鞓红牡丹

宋代欧阳修

盛游西洛方年少,晚落南谯号醉翁。白首归来玉堂署,君王殿后见鞓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越台曲

宋代周紫芝

玉颜如花越王女,自小娇痴不歌舞。嫁作江南国主妃,日日思归泪如雨。

江南江北梅子黄,潮头夜涨秦淮江。江边雨多地卑湿,旋筑高台匀晓妆。

千艘命载越中土,喜见越人仍越语。人生脚踏乡土难,无复归心越中去。

高台何易倾,曲池亦复平。越姬一去向千载,不见此台空有名。

郑文焯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