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1891)浙江山阴人,客居广东,遂为番禺人,字芙生,一字越人,学者称谷庵先生。光绪间,先后入刘坤一、曾国荃幕,办理中外交涉。晚岁隐居著述。有《随山馆集》、《松烟小录》、《旅谭》等。► 13篇诗文
仙凫飞处司牛耳。觅来芙蓉城里。挂席初收,推篷一望,濠濮欣然心会。
追维江涘。任潮去潮来,关门恐泥。剡曲回舟。怅王猷兴尽前此。
而今溪港毕满,舳舻连泊稳,银蟾涵泚。灯火喧阗,笙歌间作,仿佛秦淮游事。
伊人中汜。擅白雪阳春,蒸霞散绮。显济川才,河渠书太史。
寒云飘烈风,盘石压其上。后踵倚绝壁,前趾踏惊浪。
老松奋壑底,长鬣仡相向。结构托翠微,丹青昔何壮。
元武盛严卫,髣髴动幽怆。好从神霄淫,迹自宗藩创。
神理有诞欺,人事阅兴丧。衡岳百里外,隐然出南望。
吾闻董鍊师,玉颜故无恙。解带逝从玆,将入青霞访。
(1828—1891)浙江山阴人,客居广东,遂为番禺人,字芙生,一字越人,学者称谷庵先生。光绪间,先后入刘坤一、曾国荃幕,办理中外交涉。晚岁隐居著述。有《随山馆集》、《松烟小录》、《旅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