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烛影摇红 腊月二十夜大雪归自四印斋作

清代况周颐

夜话高斋,碎琼随步归来晚。小窗烧烛对梅花,疏影如相款。

赢得尘襟暂濣。甚清寒、天涯未惯。料量青鬓,几许霜华,角声休唤。

风雪年年,旧吟春事成依黯。素娥深锁冻云低,幽恨凭谁管。

不恨琼楼自远。恨华年、无端暗换。怎生消受,明日旗亭,鹔鹴须典。

况周颐

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1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悼郑彦继书墓亭

宋代朱槔

苍梧翠柏泣西风,尺冢巍然宿草中。
宝剑何心求季子,只鸡今日过桥公。
麟经有味人谁识,鹤阵论功气自雄。
欲拂苍厓写奇节,陈琳檄手语言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侯彦明惠白莲栽 其一

宋代张栻

添得湖光百亩馀,湖边早已成菰蒲。更移玉井峰头种,还有花开十丈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浮邱社怀赵太史

明代郭棐

双舄行依燕阙日,孤台留倚粤王城。山川尚借旌麾色,楼阁长悬磬铎声。

避暑壶觞仍惜别,向阳花木总含情。看来岂是玄都观,千树桃华自种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记 其二

明代王彦泓

病榻香销半掩关,别离耽误一秋闲。近来本是梳头少,约髻红丝宛未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列女传

清代夏伊兰

我披《列女传》,怀古心长悸。忠孝节义风,罗列类略备。

闺阁垂师表,摹仿匪易易。幼读《女孝经》,晨昏殊自愧。

幸生贤女后,所学为何事。不见蓬户女,书史未睹记。

或投梭表洁,或奉匜养志。至性有馀师,殊途而一致。

况综三千年,供我精取弃。贤媛去今遥,精灵简策寄。

后先心印心,一一呼欲至。我辈工絮吟,聊以娱亲意。

大义重节孝,馀技通文艺。陶孟范犹存,曹庞型未坠。

千秋仰止情,盥薇一编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 其三

宋代周麟之

馆娃宫院秋沈沈,采香芳径花委金。吴王旧事久寂寞,此地犹怀千古心。

黄堂高兴动樽俎,三百画桥丝管音。吴侬但识宴会乐,那知绕屋棠阴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行

宋代俞德邻

扁舟夹港下,漕渠溢春水。水边两翁仲,阅人亦多矣。

其中郁佳城,寂寞向千祀。冈峦失故态,草木罹新燬。

缅想窀穸初,鸣笳汎清汜。送车数千两,夹道陈簠簋。

岁月迅不留,嗟嗟遽如此。因知人间世,变化倏忽耳。

金箱贮茂陵,籧篨槃石子。贵贱虽不侔,腐坏略相似。

踟蹰复踟蹰,蒙庄信达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汪扶晨

清代屈大均

黄山之麓有潜溪,君家溪口花竹迷。飞书招我谒轩后,三十六峰素手携。

行至芜阴车忽止,六月盛暑汗如水。安得风捲朱砂泉,飞来为我易毛髓。

膏淳黛蓄白龙潭,雨中喷薄当花龛。诸泉尽自汤泉出,未若潜溪味最甘。

寄我紫霞茶,不寄潜溪水。活火自烹时,相忆情难已。

我在秦淮日举杯,糟丘何处不蓬莱。酒星最忆青莲客,独溯风流采石来。

谁作长歌赠太白,任华才气真诗伯。去年汝惠一长篇,捲起西江泻精魄。

丈夫叱咤本非常,战法往往寓文章。五兵相救乃神变,用短从来兼用长。

天生汝笔能雄放,青莲未是丈人行。处处金焦砥海门,篇终始得波涛壮。

况周颐

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