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所居曰海日楼终日盘桓不出一室每诵陶公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之句千载同情有如接席意之所会即事为诗 其二

清代沈曾植

迎日起何为,长生资沐浴。霏霏流霞润,饮我初生犊。

协气外蒸濡,奇温中馥郁。子珠抱灵根,灿灿金华簇。

裸国薄何嫌,胎儿洗宜育。咸池甘石经,占此新阳复。

沈曾植

沈曾植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轩、持卿、乙、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 14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仙游寺望月生峰

唐代薛能

公门身入洞门行,出阱离笼似有情。
僧语夜凉云树黑,月生峰上月初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检讨年丈以足疾辞归天台 其一

宋代员兴宗

孤心琳宇事无事,再拜玉门山上山。重至玉堂合小却,好抽金匮为重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远人送蒋道林郎归湖湘八章

明代霍与瑕

荷之华,在彼中泽。我赠远人,言采其萚。

荷之华,在水一方。我赠远人,言采其英。

荷之华,在彼中洲。我赠远人,以歌以游。

以歌以游,泛舟中流。逝者如斯,若之何其休。

以游以歌,泛舟中河。今者不采莲,秋风且多。

江门之荷,而今灿灿。外直中通,不支不蔓。谁其采之,绿江不远。

甘泉之荷,江门之㵝。五湖烟深,六桥月霁。谁其采之,愿与子偕逝。

沅湘之水,其流泱泱。叶渚花汀,馥郁芬芳。昔有美人,制荷之裳。

饮荷之露,飧荷之英。来此明都,予浥其光。言旋言归,于今七霜。

虽则七霜,何日之能忘。于嗟乎,折荷花以赠远人,起予心之怀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嘉鱼挂帆归武昌三月晦日也

明代顾璘

蒲帆满驾顺流风,黄鹤楼台在眼中。柳色已经春候尽,城闉何啻故乡同。

尘埃白发空奔走,岩谷苍生自困穷。万事关心无料理,漫芜瓜地国门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路感旧

清代姚鼐

山藏春谷堞,岸折石城船。白发寻前路,青春似往年。

落花江馆雨,丛树县楼烟。未逮忘情者,临风故黯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 拟稼轩

清代王鹏运

暮北朝南忙底许,多时齿冷樵风。先生疏放是天慵。

醉乡閒日月,安稳住无功。

注籍黄齑三百瓮,腐儒食料原充。思量无地著穷通。

忘机秋水观,得意大槐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薛叔载赋海隐

宋代陈郁

见有阑干便舣航,不知炎日熬沙场。多应高枕归篷下,梦到此亭都是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览元次山舂陵行有感近事追和其韵以寓鄙怀

元代黄溍

惟王始建官,民命有所司。奈何阅流殍,束手无一施。

属者秋夏交,上状殊酸悲。赤日纷按行,人马同时疲。

连阡见标榜,不救饥与羸。仍闻恣鞭箠,惨忉伤肤皮。

检覈须再三,供张常恐迟。哀哀鬻儿女,贸贸行安之。

感兹欲无诉,既往何由追。尚惭喔咻恩,稍缓租税期。

云胡有仓卒,徵敛更相随。但将充其数,肯复计尔赀。

肉食不自鄙,谓我非敢知。栖栖甔石储,剥割无或遗。

言是邻壤凶,藉此敷恩慈。宁知是州人,俟死无他为。

出语馀喘息,行步须扶持。犹令比乐土,疾苦喘谓谁。

俯首州县间,逭责自其宜。况迫大府令,联络飞符移。

豺狼方在郊,鹰隼宜用时。区区狝狐兔,政尔何增亏。

吾贱不及议,为君陈苦辞。

沈曾植

沈曾植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轩、持卿、乙、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