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寺纪景戏作排律五十韵

清代王尔烈

屐齿抛来久,风尘二十秋。千峰欣共赏,三刹快相留。

西阁依云卧,龙泉尽□游。净瓶窗外得,螺黛海中浮。

磐石龙馀尾,松门塔在眸。狮鸣钟向口,象卧鼻垂头。

双牖东堂爽,层阶佛座幽。数椽弥勒殿,万卷藏经楼。

日饮濯缨水,閒听唤妇鸠。漱琼书可拓,符吐义当求。

试觅南泉道,桃花几误刘。言寻祖越寺,蝶梦顿忘周。

群岳真堪锁,松坡果不侔。轮囷扪太极,欹侧驻高邱。

有洞窈而曲,无梁阻且修。振衣诗忆左,留迹地非缑。

饱饭招提别,迂途景物搜。井深八角甃,亭敞四山收。

归路同谈虎,夕阳已下牛。客灯聊共息,佛顶更为谋。

浴佛香花日,探奇鸾鹤俦。天门穿石壁,滴水玩珠旒。

缘磴行如蚁,凌虚坐似舟。西明石观旧,龙井水泉优。

路绝松能接,崖悬足惮投。奚奴矜健捷,铤险迈猿猴。

尔辈殊堪羡,先生今且休。此行真卓荦,来日应优游。

僧指香岩路,筇扶碧岭陬。蕨芽同采采,麦浪渐悠悠。

烹茗石桥憩,倾壶枫树庥。迟回行九曲,缥渺到三洲。

峰对关门似,尖多笔架犹。炷香云篆袅,坡绣罽茵柔。

鹦鹉飞堪唤,钵盂黝若髹。通明山透月,夹缝路登虬。

塔矗千寻壁,龙潜百丈湫。方枰仙所奕,高阁佛之邮。

花雨台存矣,危岩魔炼不。井连当陆羽,桥断割鸿沟。

奇绝雪庵塔,穹兮葛氏瓯。虚中甘露贮,覆手玉丸抠。

水浅无盈涸,年多阅电沤。荒碑如褉帖,残字露银钩。

文以唐宗敕,石于贞观锼。何其平燹乱,乃尔重缁流。

金衲应非俗,铜牌或有由。诛茅伊自始,揽胜此其尤。

后者谁乘鹤,吾侪岂学鸥。短言聊纪实,挂漏待相酬。

王尔烈

王尔烈

王尔烈(1727-1801),别名仲方,字君武,号瑶峰。祖籍河南,清乾隆、嘉庆年间辽阳县贾家堡子风水沟村(今兰家乡风水沟村)人。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乾嘉时期的”关东才子”。《辽阳县志》称其“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16岁时,诗文、书法就已经蜚声遐迩了。26岁,参加了全州的童试,结果考中了拔贡生(秀才)。39岁,随同好友常纪到北京参加京师会试,未能及第。44岁,再攀蟾宫,满怀信心地参加了京师礼部主持的恩科会试,结果考中贡士。经过殿试,中二甲一名进士。至此,夙愿已尝。清廷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侍读。► 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迭漳州

唐代王翰

黑云压城天柱折,长烽夜照孤臣节。剑血飞丹气夺虹,银章触手纷如雪。

丈夫顾义不顾死,泰华可摧川可竭。蕉黄荔丹酒满壶,千载漳人酹呜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张济民

明代顾璘

长桑饮上池,能见垣一方。华陀得神授,为人涤肝肠。

岂不绝尘轨,终然称谲狂。张生仲景后,起自秦越乡。

少年读素问,淹贯灵枢章。执脉炳内照,先几决存亡。

声名彻四海,岂独传维扬。访余空山曲,相留但壶觞。

形骸委大化,何心扣灾祥。唯有好山癖,所愿足力强。

囊中有灵药,请授一匕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 偶感

明代沈宜修

昨夜月明花溅泪。落尽寒英,心绪浑如醉。风里烟丝将染翠。

纱窗晓鸟啼声碎。

蓦地愁来何处避。百转思量,掉下全无计。更被萋萋芳草殢。

悠悠长自相萦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酹江月(冬至与胡胎仙)

宋代葛长庚

因看斗柄,运周天、顿悟神仙妙诀。一点真阳生坎位,点却离宫之缺。造物无声,水中起火,妙在虚危穴。今年冬至,梅花依旧凝雪。
先圣此日闭关,不通来往,皆为群生设。物物□含生育意,正在子初亥末。自古乾坤,这些离坎,日日无休歇。如今识破,金乌飞入蟾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晚客中杂吟四绝句

宋代程公许

忆伴梅花醉短亭,惊心红药饯余春。
不知九十日晃景,辦得晴窗几欠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又坐隐辞

宋代戴表元

快马疾驰,不如徒步。
多金善贾,不如躬耕。
日食八珍,不如强饭。
封侯万里,不如还乡。
我观古来丈夫子,何用桑弧蓬矢射四方。
苏秦生为六印役,主父死愿五鼎烹,
不如诸葛草间谈管乐,陶潜醉裹傲羲皇。
南面之尊何如於据梧之贱,环辙之智无预於荷蓧之狂。
高冈峻谷久亦变,青天白日书夜行茫茫。
胡为忧愁浪自苦,百年齿发谁得长坚强。
不如掩关扫迹成坐隐,清斋永日一炉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月六日园丁置墨紫

宋代方岳

已是年时欲雪天,谁回冷落作芳妍。
极知品在群葩上,忽与梅争一着先。
颜色依然香墨重,花头不减暮春圆。
人言桃李多如此,有底能移造化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龟龄遣妓送酒赐诗走笔为谢

宋代张孝祥

不复襄王梦里云,纷纷缟袂与青裙。鸣鞭枉送斋中酿,病彻杯觞欠薄醺。

王尔烈

王尔烈

王尔烈(1727-1801),别名仲方,字君武,号瑶峰。祖籍河南,清乾隆、嘉庆年间辽阳县贾家堡子风水沟村(今兰家乡风水沟村)人。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乾嘉时期的”关东才子”。《辽阳县志》称其“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16岁时,诗文、书法就已经蜚声遐迩了。26岁,参加了全州的童试,结果考中了拔贡生(秀才)。39岁,随同好友常纪到北京参加京师会试,未能及第。44岁,再攀蟾宫,满怀信心地参加了京师礼部主持的恩科会试,结果考中贡士。经过殿试,中二甲一名进士。至此,夙愿已尝。清廷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侍读。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