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过大通驿

清代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晨的浓雾刚刚散去,东边的太阳还没有升起。
青烟袅袅,遥望前方市镇依稀可辨;被朝霞染红的树木,仿佛忽然移到了河湾。
风吹过江面,泛起微微涟漪,像轻绸软缎在波动;九子山巅高出云表,像轻轻浮在银色的海面。
即便是荆关再世,要描画这山光水色,也得为笔墨浓淡费一番斟酌吧!

注释
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参考资料:

赏析

  这首诗写晓雾、初日中的江南秀色,红绿辉映,山水明丽,虚实相生,浓淡得宜,俨然一幅写意山水。

  首联点明过大通驿的时间:早雾刚刚散去,朝阳尚未升起。不说雾散而用醒字,不仅把无知无觉的晨雾,比拟为有情有意的佳人,且一语双关,早行的旅人,大概也是才醒吧?不说旭日未升而用吐字,使读者感受到朝阳于转瞬之间喷薄而出的气势。夙朝两个时间名词和才未两个副词,巧妙地扣紧诗题的早字。首联即对仗工稳,于平易的叙述中,已见出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

  颔联描写大通驿周围的景色:遥望青烟袅袅,市镇依稀可辨;朝霞映红树木,仿佛忽然移到了河湾。诗人的观察是精细的:炊烟一般呈淡蓝色,但在这里,青山绿水把它染成了翠绿色。诗人

  
查慎行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9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郊偶成

清代缪赞熙

斗酒不尽醉,寒风吹我衣。归迟游子倦,贫甚故人稀。

匣剑光芒敛,鞭丝雨雪霏。何如江上客,蓑笠自忘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然本中已山楼

明代释宗泐

此地昔年过,凭高兴若何。市声归院少,山色入楼多。

白日下空际,片云生碧阿。今朝易为感,回首一长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王侍郎封公二十韵

明代张宁

蒿里歌残薤露终,百年遗响托悲风。桥门倡义英声在,粉署谈兵旧迹空。

八座知名深赞画,四方多故见才雄。中朝政事推司马,南国旬宣属召公。

幽谷阳春回棨戟,名区民庶仰藩墉。官僚尽服澄清治,寇贼全消保障功。

江汉思归逢断梗,文园多病叹飞蓬。已将素节酬明主,欲向青山学老农。

茆屋石田归有日,玉阶金阙会无从。少陵老去诗名重,张旭生来草翰工。

静检羲文图太极,閒挥麈尾看参同。箕裘更喜儿孙长,门祚何惭旧业穷。

芳桂色含椿树绿,古槐阴傍草堂浓。禹钧自信多贤子,王旦人誇似乃翁。

为羡名驹空冀北,忽惊哀鹤返辽东。盖棺自制尧夫赞,去国谁传洓水容。

风雨关河天万里,烟云山壑夜千峰。凄凉景物孤愁绝,生死音尘百感通。

陇上夕阳迷客土,湖南春草梦归篷。望穷秋影黄昏雁,泣尽寒声紫禁钟。

应有碑文题故友,能无纪传载文中。不须听此频惆怅,赠典龙章出九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袁太玉八律 其五

明代邓云霄

江上茅斋碧草春,波光面面隔红尘。闭关未厌参禅寂,谢客还嫌问字频。

傲骨生前如铁石,孤坟殁后倚松筠。那能移得梁鸿冢,与汝空山作近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微雨病不成寐忆昨年是夕偕白颖亭阮辅臣集任伯卿官斋宴饮欢甚今白阮俱下世伯卿亦迁任去抚今追昔不胜怆然

清代朱景英

依然逢此夕,隔岁事增悲。南蒲销魂日,西州陨涕时。

星怜河鼓寂,浪聒海门驰。一雨宵深坐,知予病强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稻孙楼

清代李孚青

拜石人何在,孤城气逼秋。郊原禾黍尽,愁上稻孙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和韵

宋代文天祥

白扇挥残暑,青鞋踏嫩晴。
花床寻小隐,石鼎引长鸣。
纱帽有时去,酒壶惟意倾。
山僧痴与坐,闲却瘦弥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长句 其四

宋代张耒

从今羞复走功名,卤莽因循已半生。心遣我愚应有谓,眼看人智亦何成。

梦为蝴蝶因观化,目送飞鸿漫寄情。堪笑妻儿怀土甚,谪期未满已谋行。

查慎行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