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从黄花渡登岸后直接就踏上了去芦溪的路程,过了萍乡之后,路面渐渐低平。
村子错落有致,时不时听到有鸡鸣狗叫声传入耳中;出生不久的小鹅和小鸭在河两岸悠闲觅食。
如丝细雨绵绵而下沾湿行人衣,田地间青绿的秧苗齐整整地就好像是谁用剪刀修剪过一样。
这里的风土人情跟湖南很相似,谷雨过后,处处都是犁铧翻土的农耕景象。
注释
丝缫:这里是形容细雨如丝。
参考资料:
查慎行的这首七言律诗,语言清新、明快、简洁、质朴;寓意率真、自然流畅,无引经据典,读来倍感亲切;采取以景入诗,借景寓情的手法,对眼前所见景物信手拈来,无不称妙;本诗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中有画,画里藏诗;中二联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之感,更是令人拍案称奇!
题目“湘东驿遵陆至芦溪”,说的是仲春时分,诗人自“湘东驿”的“黄花渡”下船后经陆路到达芦溪后所看到的景象。“遵陆”,指沿着陆路,走陆路。“驿”,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的人和过往官员中途换马或歇宿的地方;“湘东驿”,即是湘东(今湘东区,距萍乡城约40里)的“黄花渡”。芦溪,清朝时的一个镇子,位于萍乡东部。现为芦溪县;从题目上来看,诗人开门见山地就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97篇诗文
方舟越湖江,厉马趋海岱。秦邮道所经,抚事一长嘅。
乾符失其握,政弊民自溃。群雄相并吞,中土正憔悴。
长弓海陵来,飞镞颇坚锐。遂令百万师,竟屈三五队。
效顺乃天启,斗藩制吴会。干戈纷四邻,柱石矻当代。
运去不可追,战死亦何悔。岂复念姑苏,麋鹿游已再。
曩余过兹城,薄从嫖姚征。时事谅殊昔,桑麦还青青。
浟浟甓社水,流血一何腥。想见断头将,云旗扬窈冥。
山林策足高复高,俗子捷宦争秋毫。丹青邂逅着相衮,晚顾不欲传儿曹。
妙哉吾家右丞相,睥睨一世轻鸿毛。云泉招隐去甚勇,粉墨状景随所遭。
辋川庄图最得趣,尽写众巘围长皋。废城荒烟飒衰柳,断涧立石淙惊涛。
筼筜插屋伴幽读,莲芰泼眼横轻舠。宫槐犹是鸣驺陌,漆园已作蒙庄逃。
地因人好自奇胜,岂必海峤骞鲸鳌。想见解衣盘礴时,六种震动山灵号。
平生经行意境足,朽木不运笔已操。小诗气象更清绝,远跨陶谢追风骚。
乐安老人吾莫及,摹拓彷佛收藏牢。隶书十咏有体法,针肆见此古赤刀。
一时墨妙谁窃去,龙剑飞失馀环绦。只今跋题乃到我,千载吾祖安敢褒。
家鸡诗画愧弗学,但思卜筑诛蓬蒿。辋川久无书契在,未免四海求田劳。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