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官军收复准部四城 其二

清代杨锐

绝域通西极,平时万里疆。天徕汗血马,国集大头羊。

水草千夫帐,旌旗六月霜。似闻陈校尉,亲斩郅支王。

杨锐

(1857—1898)四川绵竹人,初字退之,后字叔峤,又字钝叔。初入张之洞幕。光绪十五年,以举人授内阁中书。后以陈宝箴荐,加四品卿衔充军机章京,参与新政。政变起,与谭嗣同等同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说经堂诗草》。► 1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代叶林

芙蓉摇风柳挂月,醉来健倒梨花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清代纳兰性德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写雨 怀人 抒情 怀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林罕小说

宋代晁公武

仓颉鹳鸟迹,於是创文字。
原其制作心,本以便记事,
呼读犹强名,况乃论位置。
周人建小学,六书分义类。
特令授童蒙,庶几别同异。
奈何中古后,穿凿失伦次。
早皿晋医言,止戈楚人志。
宋更{马瓜}作騧,秦易辠为罪。
三刀自梦徵,两日因谶记。
山丝已怪妄,门草更茫昧。
白水及绯衣,皆是表符瑞。
解槐与说枣,抑又出讥戏。
形声罕复论,一切归会义。
咄哉许祭酒,著论穷巧慧。
流俗喜不根,传授满当世。
廷尉议三章,诸生谈六艺。
往往授其言,大抵皆附会。
林生最晚出,纷乱尤自恣。
何言斯亭上,刻石高赑屃。
却思荆舒祸,对此频雪涕。
凭谁掩其恶,水火为焚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广济至濲水舟中即事 其四

明代张萱

衢州城子枕江干,粉堞参差照水寒。绿鬓彤幨乘五马,逢人尽说是清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兴孙主簿文济见邀县斋夜饮二首 其一

明代欧大任

十载故人在,鸾栖枳棘深。客来惟杖屦,吏散似山林。

倦翼将归兴,行云不竞心。灯前诗益壮,何更论浮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怀诗呈家大人二首 其一

清代吴兆骞

棘寺阴沉树色长,故园何处泪沾裳。独怜积毁能销骨,无那衔冤易断肠。

授简圜扉思夏胜,上书梁狱泣邹阳。金门咫尺招贤地,不得雄文达建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杂诗 其二

清代叶观国

檐间余滴弄新晴,斗室闲观见物情。带露残蝉多羽调,阅人老树少商声。

风寒卢水波痕减,霜落津门蜃气明。却喜书斋省缘扑,窗蝇就冻帐蚊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句 其十四

宋代高似孙

山梅能摘索,溪蟹更清癯。

杨锐

(1857—1898)四川绵竹人,初字退之,后字叔峤,又字钝叔。初入张之洞幕。光绪十五年,以举人授内阁中书。后以陈宝箴荐,加四品卿衔充军机章京,参与新政。政变起,与谭嗣同等同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说经堂诗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