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鹿洞归途感赋

清代李鸿章

鹿去台空屋数椽,置身就在阆风巅。
孤筇螟踏烟中路,万壑春藏洞里天。
乱后诸生虚讲席,门前流水隔尘缘。
低徊朱陆论心地,思使薪穷火不传。
李鸿章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 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居

唐代皎然

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芜看茗归。乍削柳枝聊代札,时窥云影学裁衣。

身闲始觉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外物寂中谁似我,松声草色共无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靖本邦

唐代柳宗元

本邦伊晋,惟时不靖。根柢之摇,枝叶攸病。
守臣不任,勩于神圣。惟钺之兴,翦焉则定。
洪惟我理,式和以敬。群顽既夷,庶绩咸正。
皇谟载大,惟人之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写景 抒情 思乡 早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折桂令·游金山寺

元代张可久

倚苍云绀宇峥嵘,有听法神龙,渡水胡僧。人立冰壶,诗留玉带,塔语金铃。摇碎月中流树影,撼崩崖半夜江声。误汲南冷,笑杀吴侬,不记茶经。
写景 怀古 感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二十二

明代陆深

花木阴阴午漏长,迁莺啼近读书堂。谁能料理春多少,閒写新诗上粉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家信不至

宋代姚勉

又是秋风入芰荷,尚无黄耳到如何。慈亲想自精神健,娇女应添智慧多。

踪迹自嗟成漫浪,利名底苦欲奔波。几时了却胸中事,只傍南溪理钓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 其四

宋代王之道

经年混蒿艾,蕴藏应待时。清香密渍沉,微风助纷披。

宋玉昧秋意,乃作儿女悲。君子有所养,因君观解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韵 其四 寒梅

元代艾性夫

穷阴冱冰壑,霜月耿夜残。中有罗浮仙,洒洒风骨寒。

李鸿章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