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张谦宜
逢人先问浣花溪,万里桥头路向西。锦水细浮红叶下,雪山高压白云低。
炊烟绕屋斜分竹,落雁将雏晚傍堤。景物曾经离乱后,悬知当日是幽栖。
张谦宜
山东胶州人,号稚松。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少年落拓有诗名,中年折节读书,暮年始中进士,未仕。有《亲斋诗选》。► 7篇诗文
腰站河
清代:缪荃孙
打篷雨声歇,渐闻柔橹声。披衣起窥天,寒色洗晶莹。
落月大如斗,光与朝曦争。四山湿翠飞,翘首媚新晴。
其上最高处,残雪横庚庚。白云生山腰,一抹似水平。
轻风忽倒吹,须臾灭复明。此境信幽绝,墨妙思关荆。
更漏子·春叶阑
五代:毛文锡
客有说(客即李浙东也,所说不能具录其事)
唐代:白居易
壬辰避地马鞍山治一枝未就兹春闻儆复于前址搆栖感赋十律 其七
明代:郭之奇
林峦相隐蔽,茅屋自荒深。未了青春色,难伸白雪吟。
惊翔姑一止,哀啸且为音。猿鸟人间物,安知物外心。
游京城西山三首 其二
明代:王鏊
三年渴思玉山泉,濯足盘陀一爽然。寒漱石根鸣决决,光摇云影静娟娟。
诸贤好作山阴会,老子仍工水底眠。汲得一瓢城里去,霈为甘雨洒炎烟。
酒醒
明代:李舜臣
何限摧心事,常因醉里轻。扳欢随近舍,纵饮托同声。
尚忆凭人入,应多宿鸟惊。沉昏知可戒,稳卧偶吾情。
寄葫芦族人
明代:邢宥
卜筑葫芦境最幽,竹篱茅舍似荑莤。身多暇日琴随鹤,意得当年剑换牛。
泉石愿依山作主,簪缨不羡世封侯。头因无事齐齐白,直是罗浮隐者流。
武夷七咏 其四 仰高堂
宋代:朱熹
面势来空翠,哦诗独好仁。怀人今已矣,谁遣栋梁新。
山东胶州人,号稚松。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少年落拓有诗名,中年折节读书,暮年始中进士,未仕。有《亲斋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