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霖曲

唐代钱起

君不见圣主旰食忧元元,秋风苦雨暗九门。
凤凰池里沸泉腾,苍龙阙下生云根。阴精离毕太淹度,
倦鸟将归不知树。愁阴惨淡时殷雷,生灵垫溺若寒灰。
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貂裘玉食张公子,
炰炙熏天戟门里。且如歌笑日挥金。应笑禹汤能罪己。
鹤鸣蛙跃正及时,豹隐兰凋亦可悲。焉得太阿决屏翳,
还令率土见朝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时诗人任陕西蓝田县尉。《肃宗本纪》载,是年七至八月,大雨连绵不绝,造成了很大的灾害,此诗即写此事。此时安史之乱仍未平定,时局艰险。又逢此连月秋雨,到处水乡泽国,百姓流离失所。豪门显贵却歌舞升平,过着腐朽奢华的生活。小人得到,贤不得用。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18-219页

赏析

  此诗开篇写圣主,接写圣主所居之皇宫为苦雨所困,点题之“秋霖”。“君不见”三字,一声浩叹,响落天外,与李白《将进酒》开篇有异曲同工之妙。“阴精”四句写秋日苦雨给黎民百姓酿成了巨灾。鸟归不知树,可见到处都是水乡泽国,与前“沸泉腾”相呼应。“愁”“惨”“寒”等字,既是写秋日景状,也是诗人同情百姓心境的写照。“公卿”四句浓墨重彩地叙写了官宦之家的富贵奢华,与黎民百姓饿死道途的凄惨与可怜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贫富的悬殊与对立。“且如”四句运用两个典故,一笑一悲,交为互文,可见诗人对于朝政腐朽,奸佞当道的悲愤之情。最后两句写诗人希望自己能驱开着满天阴云,使百姓能重见天日。同时,还寓含了诗人欲改变现实的宏伟抱负。全诗气势雄伟,情真意切,意境苍  
钱起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4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后却寄元九

唐代白居易

蒲池村里悤悤别,沣水桥边兀兀回。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陈清泉挽诗

明代顾清

短世匆匆春梦同,蜉蝣蜾裸空西东。眼中寿考已如此,膝下子孙谁似公。

纪德前身太丘长,游仙此去云台翁。清风来往雁山下,应笑白发悲儿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仙霞关用周栎园先生韵 其三

清代谢震

参差旗势万峰长,拟似孤云两角张。山骨锤幽窥石炭,瓜皮驶溜落松香。

树间人语传空际,烟外钟声出上方。到此俗怀都涤尽,尘缨那用濯沧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参同契

唐代齐己

堪笑修仙侣,烧金觅大还。不知消息火,只在寂寥关。
鬓白炉中术,魂飞海上山。悲哉五千字,无用在人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山中伉禅师

唐代贯休

举世遭心使,吾师独使心。万缘冥目尽,一句不言深。
野火烧禅石,残霞照栗林。秋风溪上路,终愿一相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桥

宋代洪适

悬磴跨幽崖,奔流漱深壑。宛然卧苍龙,天巧谢镌凿。

万木森前山,笙竽真籁作。长啸斥猩猱,来巢怖乌鹊。

莓苔助危梁,下瞰心胆落。横前限翠屏,峭壁旁如削。

于此判尘凡,只尺遂绵邈。飞锡蹑空虚,楼台变林薄。

宝辉觌华灯,金翰过神雀。二年佐铜虎,渠能解羁络。

来烹紫云腴,寒瓯散葩萼。奇事订前闻,诗成识层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桥仙·飞云多态

宋代向子諲

飞云多态,凉飕微度,都到酒边歌处。冰肌玉骨照人寒,更做弄、一帘风雨。同盘风味,合欢情思,不管星娥猜妒。桃花溪水接银河,与占断、鹊桥归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师林十二咏 其一 师子峰

元代王行

狞面兽中尊,奇峰比最真。祇堪负莲座,稳载法王身。

钱起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