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乎,生不必八千秋,爵不必万户侯。饮河得如鼠之偃,买花种作芙蓉殿。
世途荆棘进取难,何况风雨长漫漫。甘心局促笔砚间,时于乐处寻孔颜。
归来乎,山中乔木冬不枯,山前春到花模糊。胭脂梅绽酸于儒,黄金橘熟圆如珠。
四时好景难具道,有客叩门屣颠倒。醉馀吟诗弄明月,醉后从仙拾瑶草。
归来乎,客勿去,客少留。尊空尚堪脱鹴裘,但愿有酒如川流,长使吏部眠瓮头。
山花野鸟自歌舞,樵童牧竖相朋俦。归来乎,四海故人今几存,心事落落谁相论?
迩来赖有揭阁老,亦解为我歌浮云。人生几何钟报酉,行乐舒心聊寓酒。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352篇诗文
朔风起严冬,凛凛亘晨暮。我友整行装,迢遥戒长路。
祖饯集朋俦,暌离黯情绪。念子敦德义,雍容古人度。
饮水必澄源,涉蹊无枉步。伊昔丞小邑,□婺乐仁恕。
朅承公车徵,同游玉堂署。遂荷迁秩荣,还婴理民务。
扬舲溯江湖,停舻展丘墓。行行睇岭海,稍稍侵烟雾。
恭惟承宣重,岂复驱驰虑。会兴中牟治,终流单父誉。
嗟予托久要,惭乏赆者具。惟期保贞素,永副心所慕。
乙酉1705三月十七夜渡海遇飓,天晓觅澎湖不得,回西北帆,屡濒于危,作歌
羲和鞭日日已西,金门理楫乌鹊栖。满张云帆夜济海,天吴镇静无纤翳。
东方蟾蜍照颜色,高低万顷黄琉璃。飞廉倏来海若怒,颓飙鼓锐喧鲸鲵。
南箕簸扬北斗乱,马衔罔象随蛟犀。暴骇铿訇两耳裂,金甲格斗交鼓鼙。
倒悬不解云动席,宛有异物来诃诋。伏艎僮仆呕欲死,胆汁沥尽挛腰脐。
长夜漫漫半人鬼,舵楼一唱疑天鸡。阿班眩睫痿筋力,出海环珓频难稽。
不见澎湖见飞鸟,飞鸟已没山转迷。旁罗子午晷度错,陷身异域同酸嘶。
况闻北嶕沙似铁,误尔触之为粉齑!回帆北向岂得已,失所犹作中原泥。
浪锋舂汉鹢首立,下漩涡臼高桅低。怒涛汹溅顶踵湿,悔不脱壳为凫鹥!
此事但蒙神鬼力,窅然大地真浮稊。翠华南幸公卿集,从臣旧识咸金闺。
挂冠神武踪巳迈,愿乞骸骨还山溪。读书有儿织有妻,春深烟雨把锄犁。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