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黄德明所藏山居图

清代刘鹗

茅屋依密树,弯溪驾长桥。山光远泛泛,野兴寒萧萧。

寡合人所忌,幽居谁见招?抚时尘满眼,亦欲从渔樵。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3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集古诗附无题

宋代何绛

梳洗楼前粉暗铺,思君犹似掌中珠。愁机懒织同心豆,芳沼徒看比目鱼。

喧梦却嫌莺语老,邀欢不厌柳条初。从来乐事关身少,肠断萧娘一纸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夹漈草堂

宋代郑侨

杪秋寻远山,幽怀郁冲冲。
草堂跨层崖,夕阳山影空。
高人辞天禄,结交杖藜翁。
游氛暗九土,岁晚余曷从。
泠泠夹漈水,谡谡长松风。
思之不可见,泪落秋云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无题 其二

明代朱诚泳

身世浮沈不系舟,人生踪迹可能求。春风水涨桃花渡,夜月烟迷燕子楼。

帘箔低垂灯已烬,辎軿高举药难留。少年莫为多情苦,只恐多情易白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晚再寄祝逊之

明代胡应麟

老去冯唐不解愁,南山秋色暮悠悠。歌残白石无人和,荒草斜阳独饭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李龙眠写山庄图

明代王汝玉

青山万叠高侵天,绿阴千顷晴涵烟。巨灵倒挽银河水,泻作百丈飞来泉。

蓬莱三岛不可往,江南山水称龙眠。龙眠高人李居士,前身列籍瑶台仙。

胸中浩荡有奇气,眼底恍忽无尘缘。同时二友总佳士,炯如芙蓉出澄涟。

山中一经游历后,至今草木增清妍。百年对画起遐想,风流文采俱依然。

辛夷花开木兰发,宛如王维家辋川。我生素抱林泉趣,每因匏系恒自怜。

迩来缪掌秘阁籍,遍阅图画穷幽玄。洞天福地似曾识,不用谢屐劳扳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二月九日偶成

宋代陈著

老境何须更问年,得须臾活便翛然。
平生交际无金谷,穷健中閒自葛天。
终日闭门知拙味,有时放杖信嬉缘。
儿孙子曰一声处,已觉诗书世的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垣致斋日因成一章呈二相公

宋代寇准

摄事修雩祀,斋居近紫庭。
千门夏雨歇,高树夕阳生。
更散掖垣静,风来钟漏清。
岩廊惭旧德,书殿愧群英。
白发将何补,丹心忽自惊。
敢言陪邴魏,三接奉休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争相士三首

宋代姚勉

人生有子万事足,不问官称有与无。
老子希文何事好,踏渠脚步得尧夫。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