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二

清代刘鹗

料想衣裳俱剥尽,幸怜肢体未伤残。愁心耿耿知无寐,况值严冬夜苦寒。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3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叠韵和霞举并视颖叔 其二

清代谢章铤

劣性少面交,歧途任腹笑。龙伯不量力,六鳌引巨钓。

觥觥嵇吕徒,惨惨苍蝇吊。快彼汗漫游,塞我混沌窍。

新觞续古欢,虚囷望义粜。离合家国心,对镜懔孤照。

同为关山客,忽骇东门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沅州简刘主事

明代薛瑄

潇洒沅州旧宪台,早秋持节自天来。池边脩竹知谁种,窗外寒梅待我开。

永日已应无两造,清宵时复望三台。知音更遇鹓行侣,客里如何不放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原

明代石宝

野鹿时并走,沙禽亦双飞。何事秋原上,日斜人独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莲花庵水亭

明代于慎行

西湖流入北城阴,小筑祗园切禁林。阁上旃檀风细细,水边云树影沈沈。

天花晓落千门雨,仙梵寒飘万井砧。咫尺青莲成净土,将因不染印禅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归鸟左右掩作

宋代文同

峡中足啼鸟,醆邹不可会。
其道思归者,雄鸣即雌对。
前壑云渐起,后山月已背。
行人畏闻汝,一声一心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史上·班超

宋代陈普

三十六人抚西域,六头火炬走匈奴。
古今参合坡头骨,尽是离披见鹘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 其三 为梦庵寿

宋代高观国

夜来曾跨青虬,海风袅袅吹襟袖。蓬莱误入,群仙争问,刘郎安否。

玉麈冰壶,日庭星角,孕成奇秀。看丹分宝鼎,箓传秘箧,闻重寄、长生酒。

归梦惊回晓漏。正长庚、辉躔南斗。祥开华旦,菊香秋杪,枨黄霜后。

笔扫龙蛇,句裁螭锦,俊才谁右。看功勋绣衮,家声再振,数千龄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 登上方寺铁塔

清代陈维崧

栏楯浮空去。划玲珑、榴皮石发,青红无数。看尽宣和风景好,又看宫娥北渡。

有多少、梨花夜雨。西望铜驼荆榛里,算千秋、老辈惟吾汝。

晋宋事,总尘土。

鸿濛一气凭㪺取。蹑丹梯、千盘百级,上通元圃。根插中原维地轴,其下黄河一缕。

曾经过、怒潮煎煮。无限西风神州恨,倩相轮、做尽兴亡谱。

铃铎响,自相语。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