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四

清代刘鹗

生民憔悴可痛哭,无处告诉只颠狂。更看消息还何似?亦复东风到五羊。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3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壕吏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士咏 其三十四 商山四皓

唐代吴筠

万方厌秦德,战伐何纷纷。四皓同无为,丘中卧白云。

自汉成帝业,一来翼储君。知几道可尚,隐括成元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放䌇社口

宋代陈辉

十里荒荆路欲迷,停车小住傍岩栖。山当傀儡烟常冷,地接琉球月更低。

蛮曲偏惊春夜里,渔灯散点海涯西。行人到此浑无寐,梦断诗成听野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空公往金州

唐代贾岛

七百里山水,手中楖栗粗。松生师坐石,潭涤祖传盂。
长拟老岳峤,又闻思海湖。惠能同俗姓,不是岭南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罗湖八首

宋代刘克庄

异境微茫在半霄,仙人垂手下相招。
老来尚有君亲念,未敢相陪过铁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郊原春望二首 其二

明代王立道

莺啼燕树合,水漫渚蒲新。春归不须恨,化域自常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拂水山庄

清代查慎行

松圆为友河东妇,集里多编倡和诗。生不并时怜我晚,死无他恨惜公迟。

峥嵘怪石苔封洞,曲折虚廊水泻池。惆怅柳围今合抱,攀条人去几何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登郢州城楼)

宋代袁去华

楼槛凌风,四边浑是青山绕,水空相照。天末归帆小。
家在江南,三迳都荒了。何时到。暗尘扑帽。应被渊明笑。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