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1698)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字致一,号柏庐。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治学确守程朱理学,所著《治家格言》,流传颇广。康熙间坚辞博学鸿儒之荐。另有《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20篇诗文
极目滔滔也,怒浪拍长天。扁舟直破重溟,身世共茫然。
腾起龙宫光怪,现出蜃楼变幻,日月浴双丸。回首大江渡,更觉姿奇观。
兰闺里,盈盈女,怯惊湍。问谁似我帆底,巨浸纳胸宽。
但愿高堂百岁,安稳风波宦海,常此住来便。瀛岛倘能至,还欲访真仙。
今朝乃是三月三,三分春色二分去。一分春色能几多,吟翁老病无如何。
却思翁在秦中时,年少爱游山与溪。其时人物如神仙,手携酒榼擎花枝。
人不惜钱似痴騃,乞者与之见者买。人人俱著好衣裳,处处纷纷成五采。
山上山前闹如市,人半归时城欲闭。西溪最是柏坡头,人家占却无閒地。
更有几处入城早,清明上巳踏芳草。若无疾病与死亡,人家大抵无烦恼。
(1627—1698)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字致一,号柏庐。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治学确守程朱理学,所著《治家格言》,流传颇广。康熙间坚辞博学鸿儒之荐。另有《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