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阳台 甲戌中冬,予有夔州之役。漱泉送予江上,赋此别之

清代冯煦

人去天寒,江空岁晚,与君携手层岚。带一分酸。离心未饮先酣。

十年水驿烟邮惯,奈而今、不是江南。荡秋魂、一尺荒波,湿了征衫。

桓郎已自伤摇落,问归鸿声里,此别何堪。短鬓难搔,衰杨一样毵毵。

斜阳尚在孤城角,近黄昏、不见征帆。待何时、月下幽坊,玉尘重谭。

冯煦

冯煦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 15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知府伯常度支宿熙春台辄成拙诗上寄

两汉张纮

云藏雨意明还暗,水激溪声断复来。恨君不且留千骑,同折岩花对酒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衣上酒痕

金朝李龏

江令宅边萧帝寺,桃花曾借客温存。湘罗袄上经年酒,错被人疑作泪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批答安禄山贺雪兼赐口号

唐代李隆基

腊月忻三白,嘉平安四邻。预知天下稔,先为物华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方郑叔详回得花满盘作短诗以寄

宋代毛滂

参军肯自笑苍颜,花趁篮舆簇玉盘。
賸取必知丛蝶恨,款行聊许路人看。
娟娟静静春情好,淡淡浓浓粧色残。
已遣小蛮歌送酒,故教乱插竹皮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枝词十首 其四

明代王夫之

洞庭湖北汉水横,青草湖南湘水清。两道湖光争潋滟,两般艇子各分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经北邙山

明代孙继皋

朝望北邙山,暮行北邙道。山空不见人,原上多青草。

忆昔当年送葬时,衣冠车马纷纭随。珠襦玉匣哀不足,歌声薤露何其悲。

一朝京洛风尘改,转眼豪华不相待。冢畔狐狸昼稳眠,隧前羊虎亦安在。

凄凉往事事已休,生怜万古一荒丘。青春不随绿树歇,白日空照黄河流。

人生有生会有死,死生聚散亦常尔。况彼勋名与富贵,直视浮云等流水。

吁嗟乎,吁嗟乎,王侯将相无代无,胡不试看北山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康元夕

明代李梦阳

发春南地北同寒,旅宿张灯雪气残。三晋楼台违夜月,五湖鸥鹭伴风湍。

真防柳色侵梅色,莫道蝉冠胜鹖冠。匣剑冲星愁易泄,倚筇还向斗牛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秋病中口号五言十绝遣兴 其三

明代曹义

云净天如洗,冰轮贴汉流。悬知清赏处,光满桂花楼。

冯煦

冯煦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