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南好 其八

清代冯煦

伊园好,一抚少文尘。万里河山同聚米,百年身世本劳薪,等是倦游人。

冯煦

冯煦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 15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意园

清代苏镜潭

三月意园春,都作可怜色。连宵风雨蛮,护花不得力。

愁鹃日夕啼,落花坚拒客。花拒客勿来,园丁坐叹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叶适正资长老同宿觉华山安福寺

南北朝邹浩

觉华山下古禅宫,鼎足蒲团午夜同。但有鸡声替钟鼓,更无僧影到帘栊。

真情迥出忘情外,多语都归妙语中。转首是谁南与北,庭前桧柏亦生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其五

宋代张镃

才晴便是看花时,休问花名是阿谁。藉使无梅桃杏在,但能来赏莫嫌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二首 其二

明代李达

园中银杏树,栽自我移居。初栽儿未诞,儿今已读书。

中间久未见,霅溪淹清渠。幸有尔枝叶,日日庇吾庐。

见我父与母,朝出驱其车。暮接吾儿归,念之辄长歔。

及我归来日,萧骚鬓发疏。见我寒牖下,俛首勘蠹鱼。

惊我忽延颈,摵摵鸣天墟。岁阑万叶黄,风吹满前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水

明代李应兰

百川随地涌,一色接天清。壑冷鱼龙蛰,波浮日月明。

南连湘浦远,东注海门平。望望美人隔,扁舟无限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起庵

清代郑孝胥

一别高楼寄此庵,五年况味更谁谙?枕堪待旦天难晓,薪已将然卧岂酣。

沧海径归真上策,旧京入梦奈空谈。丹青自写灵台状,莫信人誇蔗境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秀蔓

宋代张耒

秀蔓依檐老,寒枝映屋疏。
寒暄候虫报,昏旦老鸡呼。
已饭新收稻,仍烹自种蔬。
邻邦有佳酿,冲雨隔江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画梅

元代陈旅

处士桥边古岸隈,梅花偏向小园开。冲寒有客寻春去,移得晴窗雪影来。

冯煦

冯煦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