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左忠毅公逸事

清代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日:“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叙事 写人 赞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先父曾经说过:同乡前辈左忠毅公任京城地区学政时,有一天,刮风下雪,天气特别冷,他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改装出行,走进一座古寺。厢房里有个书生伏在桌上睡着了,(桌上的一篇)文章刚写好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外衣给他盖上,并替他关上门。左公向寺里的和尚询问,却原来是史可法。等到考试时,差役喊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等到他呈上考卷,左公就当面批为第一名,还召他进入内室,让他拜见夫人,说:“我的几个儿子平庸无能,将来能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学生啊。”到左公被关进东厂监狱时,史可法整天守候在狱门外。逆阉魏忠贤对监狱防备监视很严,即使左家的仆人也不能近边。过了很久

鉴赏

  文章的开篇就充满传奇色彩温情脉脉作者从记述左光斗与年轻书生史可法的偶遇写起:时任京畿学政的左光斗,风雪严寒之日,微服出行进入一座古寺,看见一个书生正在厢房伏案睡觉;左光斗阅读了书生的文章草稿,就脱下自己的貂皮外衣给书生盖上,又给关上门……既形象表现了左光斗的“伯乐”精神:求贤若渴,善于发现人才,赏识人才,爱护人才,又为下文史可法不忘师恩,不违师训作伏笔。

  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写得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及左公下厂狱”,一笔带过左光斗因弹劾魏忠贤而蒙冤入东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道出史可法对老师的深切关注,这一短句,墨如金,剪裁得当。“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史可法再也无法忍耐,只得“持五十金,涕泣

  

创作背景

  《左忠毅公逸事》所处时期魏忠贤设东厂,假借皇帝命令逮捕朝廷官员,排除异己,左光斗当时就站在反阉党斗争的最前列,并因此被害下狱而死。《左忠毅公逸事》的“逸事”写的是为正史书所不记载的事,也就是散失了的事迹。这些事迹一般比较琐碎,但能说明被记者的品质、性格等。   

参考资料:

方苞

方苞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1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张钦夫机宜惠灵寿杖

宋代王庭圭

九疑连绵青未了,郴江擘出蛟龙吼。雷公霹雳搜岩幽,化为郁律黄蛇走。

飞电迸火出奇节,黄蛇走立僵如铁。携看玉女洗头盆,拄上九疑探禹穴。

莫挑马箠渡黄河,莫扣天门阍者诃。但挂百钱时一醉,从教风雨湿渔蓑。

青钱学士年方少,年少羞为老人调。即看飞步上蓬瀛,别有青藜夜相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重会联句

明代祁顺

良会不可数,其如缱绻情。昨方愁近别,今再叙平生。

道义大纲重,文章小技轻。气横天地塞,心与圣贤并。

伟矣三才秀,隐然千里城。交游怜志合,身世际时亨。

遣兴诗难就,开怀酒迭倾。玉壶宜太白,石鼎伏弥明。

入夜景方寂,送凉风最清。一庭孤烛影,满院秋蛩声。

林籁起萧瑟,泉琴滴淙琤。村村鸡犬静,处处仓箱盈。

赤子方含哺,蠢苗乃弄兵。天王赫斯怒,大将亲于征。

霜月悲笳鼓,蛮烟捲旆旌。君仁自无敌,师直则有名。

虞舜当盛世,周宣复中兴。雍雍干羽舞,赫赫江汉平。

义断似秋杀,仁涵如春行。飞书献耒捷,勒石观厥成。

慨此雕椎陋,尽将冠冕更。铙歌正杂遝,大雅尤铿鍧。

宁使愚蒙诧,要令奸宄惊。文脩武事偃,主圣臣僚贞。

岂知邂逅会,传作升平鸣。宪府居要地,先生早蜚英。

三边入谈笑,庶事归经营。倚玉兼葭质,倾阳葵藿诚。

牧民愧黄霸,抗疏怀匡衡。白日指心誓,青天梦手擎。

更期尽忠荩,岂谓贪宠荣。草草赓佳句,匆匆计去程。

惟胶可投漆,匪石堪报琼。明日即分袂,几时重订盟。

怜予才袜线,羡子器梁楹。肯药膏肓疾,幸书佩服铭。

篇章叠长短,学术兼博精。培塿尊华岳,潢污让蓬瀛。

功名草头露,富贵耳底莺。坠绪纷远绍,狂澜矻孤撑。

薄俗迷蕴玉,古人易结缨。酒酣兴已尽,一笑寒江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寒江钓雪

明代周复俊

岚云冻不飞,江水明素练。
千林冥若空,遥峰隐还见。
渔歌岩下起,落日声犹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伦右溪云谷之约

明代王渐逵

云谷我所慕,眷游迟其期。霖雨倏以霁,岩壑储清辉。

亭亭云上楼,霭霭岚中扉。朱实垂前荣,互萝翳其篱。

溽暑无留辙,凉风有深居。忆我同袍友,取乐方在兹。

瑶篇愐盱枉,凝神忽相随。会晤期不爽,对景起长怀。

短章答嘉惠,伫立增怅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仲秋初度登太武岩,次蔡发吾韵

明代卢若腾

奇观十二岂虚哉,衰乱谁珍能赋才;兴到狂歌频看剑,人来载酒且衔杯。

夜阑独伴鸡声舞,晓望何多蜃气台;弧矢半生成底事,可堪白发鬓边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怀刘焕之 其三

明代释今无

仙城羽檄不停驰,野鹤无因问路岐。折柬两招秋叶里,布帆应挂仲冬时。

廿年知己心先醉,万里雕戈力独支。纵有昆崙谈剑客,一杯寒露属襟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画梅送黎文学君实赴新城

明代欧大任

春到东岩万玉斜,青毡寒映广文家。冰枝把赠罗浮色,认是江南第一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平棋负茶墨小章督之

宋代文同

睡忆建茶斟潋滟,画思兖墨泼淋漓。
可怜二物俱无有,记得南堂棋胜时。
方苞

方苞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