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之燕别弟攒室

清代方苞

诘旦将戒徒,独步登山冈。泪枯不能落,四顾魂飞扬。

往时重暂别,而今轻远行。岂忘岵屺诗,言此裂中肠。

死者不可留,何况客异乡。家贫无储蓄,老母甘糟糠。

翁性嗜醇醪,客至羞壶觞。所恨尔长逝,出门增恛惶。

尔能奉晨昏,细大无遗亡。长兄虽笃谨,不若尔精详。

日夕下山去,身世两茫茫。

方苞

方苞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1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石门山山侧有观基在荒筠中不可到山相对即新安县也今谓之新安平二首 其一

宋代张嵲

岭树疏疏秋景明,荒筠埋没观基平。石门山下微江水,依旧东流日夜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师以季秋晦拔高明冀露布遂达行畿十绝 其九

明代郭之奇

天为社稷启西平,手系胡王不计名。尚许推心销异物,岂烦笞背伏中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日长至为悬弧之辰夜半起坐偶成

明代王世贞

子夜不成眠,篝灯对黯然。微阳欲动后,老我未生前。

但喜初长日,毋论向暮年。悟来仍悄悄,收得渐绵绵。

线任儿曹益,弧从耆宿悬。无人识余意,香火竞喧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铁线桥村市

清代孙元衡

聚落鱼盐市,通衢负贩居。潮头低窄港,桥背受轻车。

伐蔗饭牛足,诛茅煅蛎馀。青橙与霜橘,味苦代新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孔毅父妻挽词

宋代苏轼

结缡记初欢,同穴期晚岁。择夫得温峤,生子胜王济。

高风相宾友,古义仍兄弟。从君吏隐中,穷达初不计。

云何抱沉疾,俯仰便一世。幽阴凄房栊,芳泽在巾袂。

百年纵得满,此路行亦逝。那将有限身,长泻无益涕。

君文照今古,不比山石脆。当观千字诔,宁用百金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郑丞相

宋代徐俨夫

新乐初滥觞,孰闻正始音。
末流遂滔天,尽入侏离衿。
一夔亦足矣,焉用喧秋吟。
愿洗笙笛耳,悉意尊球琳。
听者或酣卧,岂识君子心。
凤兮复观兮,来仪当於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乌夜啼(秋兴)

宋代赵文

院静槐阴似水,雨余蝉语先秋。熟残梅子无人打,金弹满红沟。
又送行人归去,谁怜倦客淹留。画船旗鼓江南岸,人倚夕阳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二仙像 其二 风僧

元代凌云翰

似醉如痴不顾身,谁知一一露天真。露台便是中秋月,养就蟾蜍白胜银。

方苞

方苞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