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400篇诗文
妩媚复妩媚,不道李与桃。阿娇十四著绣袍,锦襦双佩并州刀。
自从贞观见天子,宫妆靓丽珠鞋高。亲挑佛灯诵佛语,邂逅君王泪如雨。
未央前殿恰垂帘,白马道场齐抱杵。提兵谁遣太法师,縳贼亲烦长公主。
大云经梵不足听,天堂火发延御屏。雨露新归奉宸监,浮屠鬼战金轮庭。
李花不开媚娘舞,海内纷纷争好武。道旁谁遇触邪冠,骨肉不如岩下土。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