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400篇诗文
天目之峰凌紫烟,下周林壑纡长川。清池斗绝涵倒景,神运直自疏凿先。
彼美幽贞庐,閒房曲奥辛夷荃。苍官手植经几年,灵虬夭矫今参天。
门前朝流暮流水,但闻激石泻濑鸣溅溅。山人养真衡茅下,有书可读琴可弦。
意行清涧曲,长啸松风前。山月出林高,溪花弄春妍。
仙人歌来夜将半,天空鹤唳山凄然。飙尘大笑狂驰子,口诵丹诀传真玄。
我欲从之结邻屋,得疏药圃谋芝田。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