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昔爱天孙,层霄踊双足。俯仰志不遂,高卧沧海曲。
结念周八荒,扶舆久脱辐。垂老始被徵,一憩梁父麓。
崇岩倚重云,白日系匡谷。欲吸沆瀣浆,蹙额惭满腹。
我有鸡斯乘,蹑峤如驾陆。入林招洪崖,望海诮徐福。
折取东峰枝,间与夸父逐。历险理自明,升远象以瞩。
何为盼修途,展转愧寥廓。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400篇诗文
短棹乘流,轻轩度岭,风雨兼程。念走马看花,当年识面,避人焚草,往事关情。
三十年来,四千里外,廊庙江湖白发生。喜今朝,有故人远到,春满山城。
后园丹桂堂成。正露冕、扶筇踏晓晴。看竹径烟浓,春迷鹤梦,横塘水静,晚结鸥盟。
佳客难留,好怀未尽,又向江头话送行。凝望处,爱高楼云阁,青眼偏明。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