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400篇诗文
细草摧霜,寒风败叶,楼头一雁初鸣。偶来嘹呖,何事恰关卿。
惆怅沙平月落,衡阳路、几点峰青。还堪忆,江枫渔火,只影傍人明。
伶俜。山枕上,梦回酒醒,哀韵偏清。更阶前蛩语,林外秋声。
同是一般憔悴,算只少、猿叫三更。从今去,湘流曲折,莫近小窗横。
西北有高楼,偃蹇轶千门。绮栊纳飞月,璧珰碍翔云。
上有弦歌女,哀声启莺唇。谁能为此曲,无乃返香人。
一章三致志,脩蛾有馀颦。不惜饶清响,暗惊梁上尘。
所悲听者心,中无泾渭分。愿作南冥鸟,夕饮玉池津。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