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惟长先生归窆途中偶成

明代袁宏道

板桥丝柳黄泥路,曾是从公送人处。麻衫扫地额沾沙,蒿里一声公又去。

长堤雨暗血滋衣,幡旐遥遥捲飞絮。白杨无数鬼啼风,三十六人唱烟雾。

人生要死何用愁,白日红轮攀不住。赤髭黄卷忏他生,皓齿清歌乐朝暮。

薄留风雅驻欢场,高筑糟丘驱大怖。一斗憨憨睡宝池,大士心许佯赪怒。

少日倔强老更颠,料公拍手庵罗树。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题小像

近现代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爱国 忧民 励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饯从叔辞丰州幕归嵩阳旧居

唐代卢纶

白须宗孙侍坐时,愿持寿酒前致词。
致词何所拟?愿自边城始。
边城贵者李将军,战鼓遥疑天上闻。
屯田布锦周千里,牧马攒花溢万群。
白云本是乔松伴,来绕青营复飞散。
三声画角咽不通,万里蓬根一时断。
丰州闻说似凉州,沙塞清明部落稠。
行客已去依独戍,主人犹自在高楼。
梦视旌旆何由见,每值清风一回面。
洞里先生那怪迟,人天无路自无期。
砂泉丹井非同味,桂树榆林不并枝。
吾翁致身殊得计,地仙亦是三千岁。
莫着戎衣期上清,东方曼倩逢人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本堂二首 其一

明代魏观

翠葆葳蕤九凤旗,东华遥望立多时。都堂启事貂蝉集,率卫轮班虎豹驰。

月绕珠帘升讲席,花迎金辂肃朝仪。六王炳炳前星后,珠纬联辉上玉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祈雪斋居次峻伯寅长韵

明代王世贞

画省森沈坐掩门,斋心应自远尘氛。仙郎曲调裁春雪,武帝祠坛礼白云。

天阔苑钟空外度,夜寒宫漏梦中分。柏梁何限丰年颂,今日琼瑶祇报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州十咏·春晖亭

宋代宋祁

涉园憇何处,道左荫华榱。
幽寻乏朋往,胜晤徒自知。
文禽弄不歇,惠风至无期。
含情重徙倚,物色到霞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别鹤林)

宋代葛长庚

昔在神霄府。是上皇娇惜,便自酣歌醉舞。来此人间不知岁,仍是酒龙诗虎。做弄得、襟情如许。俯仰红尘几今古。算风灯、泡沫无凭处。即有这,烟霄路。
淮山浙岸潇湘浦。一寻思、柳亭枫驿,泪珠溅俎。此去何时又相会,离恨萦人如缕。更天也、愁人风雨。语燕啼莺莫相管,请各家、占取闲亭坞。人事尽,天上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邓家妇王氏诗卷

元代郭钰

青原之北书台东,高官厚禄多才雄。一死独称邓家妇,立身岂在文章工。

黑风吹沙舞魑魅,剑花凝碧血流地。红颜薄命谁不怜,高风能使男儿愧。

邓侯莫伤鸾镜空,厚夜招魂归故宫。结发深恩不相负,今日始见修齐功。

茫茫世事东流水,邓侯容发今何似。黉宫有井井有人,重到读书须向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瓢岩歌送人之金华

元代胡奎

高人爱瓢得瓢趣,在山出山皆乐处。十年不酌山中泉,濩落江湖随所寓。

既不学洗耳翁,弃之不耐聆松风。又不学悬壶老,卖药藏身以为宝。

朝骑华亭鹤,暮蹋碧海鲸。身披紫绮裘,手提力士铛,与瓢倾倒如弟兄。

兴来唤明月,大瓢小瓢相与倾。大瓢一饮累千觞,小瓢百觞亦不停。

明珠走盘落咳唾,谑浪好似东方生。兀然一醉卧花下,月落瓢空还复醒。

春江水绿花冥冥,金华芙蓉天上青。持瓢若饮双溪水,我亦相从来濯缨。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