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余蔬食三年矣偶因口馋遂复动荤辄尔有作用呈诸衲不独解嘲兼亦志愧云尔

明代袁宏道

爱持空钵嚼花寒,白水青盐也自安。山色每呼棕笠去,月光只付橘皮看。

偶逢白社新开酿,又学山公倒著冠。珍重晚年赵阅道,略将鲊脯间蔬盘。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发扬州还乡邑

隋代孙万寿

乡关不再见,怅望穷此晨。
山烟蔽钟阜。水雾隐江津。
洲渚敛寒色,杜若变芳春。
无复归飞羽,空悲沙塞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安子允

宋代刘子翚

得酒犹堪慰倦游,长亭直为故人留。烟尘几处兵犹斗,风雨一年春又休。

尚记虎头初掷笔,终怜猿臂未封侯。离歌唱落榆关月,可是君心耐得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通惠亭

宋代汪藻

吾山皆中腴,初不断地脉。淄渑尝同味,十里何所隔。

幽居愁远汲,怅望悬瀑白。天公真解事,分我肤寸泽。

无烦箨龙引,中有玉池色。煮茗聊饷君,未须嫌水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景辰张先生校文福建归林公崇高画闽溪放棹图赋诗其上以饯因次韵就题

明代陶宗仪

一棹闽溪下濑船,千岩万壑路勾连。榕阴处处浮岚外,杜宇声声落照边。

考试来临多士上,宦游向在十年前。故人分手难为别,写得云山上蜀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扬州

明代唐之淳

芜城草色绿迢迢,胜国繁华寄寂寥。红药无人开锦幄,玉楼何处教鸾箫。

荒祠古木雷塘路,细雨平莎扬子桥。五日恶风今日好,摊书高卧仰青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同魏懋忠冯用韫登显灵宫玉皇阁 其一

明代余继登

祈灵汉帝有仙坛,阆苑秋阴碧殿寒。宦海几人同对酒,天涯九日此凭栏。

黄金台向荒城没,白玉珂从古陌看。回首红尘悲莽荡,紫云深处欲骖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宿启南宅风雨大作

明代吴宽

宾筵灯烛对清光,更许扁舟系岸傍。众窍尽号风在野,旧痕犹记水侵墙。

草堂突兀春星暗,柳市回环海浪长。天意莫言能殢客,老年难自别西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三十二首 其三十一

明代李梦阳

毁誉不可校,校之心烦悲。荣名盖一世,千载谁见之。

塞翁失其马,马归驹来随。生死尚无常,万事诚尘灰。

舒啸饮醇酒,聊与玄化嬉。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